啤酒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沟里小酒花厂的逆袭一起走进徐寿山与新 [复制链接]

1#

每次请朋友吃饭,徐寿山进饭店第一句话必问,有没有雪花啤酒?

这么多年来,他只喝雪花啤酒,这份浓厚的情感源自披荆斩棘几十年的奋斗故事。如今时代巨浪再掀波澜,年轻的创业者们或许能从徐寿山和雪花啤酒的故事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接手酒花厂

徐寿山的“至暗时刻”

年9月21日,这个日子在徐寿山的记忆里格外清晰。因为那是他*治生涯最黑暗的时刻。

还是一面坡镇*委副书记时,徐寿山就常听一面坡酒花厂好友讲述厂里的乱状:好年份才能发出工资;厂里只有一个车间做啤酒,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年产仅多吨,还常年积压;纪律焕散,斗殴、偷盗猖獗,啤酒、大米、大麦用啥丢啥,酒花厂工人是派出所“常客”;抓住偷酒、浪费典型上台检讨,场面却像登台领奖,台下竟鼓掌叫好,厂长想控制局面,台下唱跳打闹没人搭理;没人愿意来酒花厂工作,厂里人也想尽办法往效益很好的葡萄酒厂跳槽……

一面是设备旧、产能低、人心散;另一面是47岁的徐寿山一直主抓农业工作,对工业一窍不通。年9月21日,徐寿山离开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的办公桌,走进了酒花厂大门。

徐寿山深知,种酒花是靠天吃饭,亩地养活多人,哪有什么未来!

徐寿山提出了他的第一步构想:产业结构改革——从生产酒花捎带做啤酒,变成主攻啤酒生产。

很多人无法理解酒花厂这一动作。当地葡萄酒厂早有啤酒车间,酒花厂凑啥热闹?改厂房、换设备都要背债,县里流行喝白酒,谁喝啤酒?就算全改喝啤酒,全尚志县能卖出多少?贷款啥时能还上?

好在改革开放初期,*府的思维已倾向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年地方国营一面坡酒花厂走出转型第一步:主副业掉个儿,主攻啤酒,辅产酒花,更名“啤酒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无数老字号从沉睡中苏醒。徐寿山深深地感受到了品牌的价值。在与职工的交谈中,一位技术员讲道父辈祖辈在中东铁路时期的酒厂工作,一个老牌啤酒年就得了多少国际大奖。技术员还从家里翻出了古老的酒瓶,瓶上锃亮的三颗金星,被徐寿山一眼看中。

前面加个“新”字既示区别,又代表希望。“新三星啤酒”就这样诞生了。

全国第一条捷克生产线

拉进小山沟

设备老化,跑冒滴漏,损耗高达24%;消*间是简陋的水槽子,全靠手工打气……质量、产量无从谈起。想改变落后的状况,必须搞技术革新。

徐寿山四处求教,省轻工厅的同志告诉他:目前最先进的是“捷克线”,技术在世界范围都属领先。徐寿山马上向主管部门申请引进捷克线,市里、县里却普遍反对:设备越先进,你们越麻烦!种酒花的厂,机械师都没有,全国都没有的先进设备,坏了找谁修?几百万元投资还不变废铁。

“那你别管!人才问题厂里自有办法。”没人知道徐寿山底气从哪来。

改革开放的新意识,使省里各部门协调会最终决定尊重企业自定的发展意见,讨论通过了引进捷克线的请求。

就这样,在人们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年代,万元人民币从小山沟里送了出去,换回当时全国第一条世界领先的捷克进口生产线。

那么问题来了,先进设备谁来维护?徐寿山说“厂里自有办法”是啥办法?

徐寿山说,职工潜能无限,以前乱是没激发好。他给新三星设立了明确的奖惩原则:干得好“往死里奖”,不好好干的“绑一起罚”。高产高质、敬业文明、创新节约……只要对厂有贡献,必须高额奖励,在工资普遍几十块钱的年代,新三星职工奖金近千元。同时,一人违规,全车间取消奖金,相当于工友少领1万元奖金,丢一瓶酒,工友、领导奖金全没,节约一瓶酒,奖金就涨,谁还偷酒?全都想尽办法钻技术、搞节约,厂里请专家办培训班,场场满座。徐寿山又提出“名职工名厂长”的思路:大家都是主人,都来管理、爱护工厂。一年数百条来自基层的建议被采纳、落实,全厂每天都在改进。

奖惩严明,职工的责任意识愈发强烈。每逢年节生产线24小时开动,职工自发在厂里打地铺,无人放假。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三星花园式厂区改造,草坪、绿植、池塘等景观都由职工义务劳动完成,职工说:“以厂为家,自己家装修,还用雇外人?”

以原料损耗为例,从当年“四废一”,到上世纪80年代末包装酒损降至1.2%,新三星反复刷新全国纪录。捷克线入厂8年后,捷克工程师来华回访。此时全国“捷克线”已增至3条,捷克工程师对另外两条生产线老化失修表示愤怒惋惜,却惊讶于新三星这条最早上线、最偏远地区的生产线,竟保养得像新的一样。

为市场而“泪诉”

先进设备让产能得到革命性提升,下一步就是打开销路。

徐寿山发现,当时的“二级站包销”制度是阻碍销售的主因,包旺季不包淡季,夏天不够卖,冬天全厂积压。徐寿山又大胆决定,摆脱落后的包销制,厂里自谋销售。

但当时仍是半计划经济,外地酒进不了本地门。徐寿山四处奔走,沿着主管部门一路找上去,甚至不惜每年交出数十万元“入场费”。经过艰苦谈判,啤酒之城终于给新三星开了门缝。

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尚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遍布全国。新三星的销售线路也常遭打砸。一次省工会座谈会上,徐寿山用积攒已久的怒气向时任省委书记诉说道:“咱们黑龙江的经济环境这么差吗?新三星这么好的品牌,怎么处处遭人‘收拾’,到哪儿都不让卖呢?送酒司机都给打伤了,医院躺着呢……”

会后午饭,省委书记喊他到身边吃,徐寿山本想趁机道个歉,话说重了太莽撞。省委书记却说:“老徐说得好!经济环境不好,企业怎么进步,经济怎么发展?”

《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黑龙江厂长泪诉地方保护主义》,各地媒体纷纷转载。老徐看着很解气,市场健康的呼唤终于传向全国。他收到全国各地各行业来信,交流分享与地方保护斗争的经验,有人甚至只是想找这个明白人诉诉苦。徐寿山还打电话跟工人日报的记者开玩笑:“咋把我写那么‘熊’呢,咱可没哭啊!经济环境没好起来,企业不能‘熊’,每天都要为发展抗争。”

占到尚志财*收入“半壁江山”

新三星登上《人民日报》

在引进捷克线后,徐寿山又引进德国杀菌机,发酵期由传统的20多天降到10多天,年新三星年产已达7万吨。徐寿山用这种“新三星效率”说服银行行长,破格贷款万元,酒厂继续升级。第二年破10万吨大关,贷款一次还清。当初年产多吨的小车间,7年成长为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12万吨的黑龙江省第一大啤酒厂。

《人民日报》报道《两个五千四百万》,讲述了新三星从艰难落后,到步步赶超,实现盈利万元,而曾经基础扎实、效益很好的葡萄酒厂同年却亏损了万元。当年工人拼命往葡萄酒厂跳槽的景象完全反转,但对不起,不是人才,新三星不要。

“泪诉”事件后不久,狠抓严管,全国市场日益开放健康,此时的新三星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占据哈尔滨啤酒市场半壁江山。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三星副厂长年奖金涨到10万元,仅次于改革前沿深圳。年,新三星实现利税1.1亿元,占全县年财*收入47%,被尚志市*府称为“一柱擎天”。

决定未来的一步

世纪交替,市场经济巨浪磅礴,摧枯拉朽。

欧洲考察归来,徐寿山闷闷不乐。厂里开会,职工问他:“外国的先进生产线,现代化到什么程度?”徐寿山苦笑道:“先进到我回来就想把酒厂关门的程度。”

在德国,他看到了梦想中的生产线:偌大车间看不到几个工人,全是机器人干活,工人安坐操控室里,看数据,按按钮……

徐寿山看到,现在新三星虽然效益很好,靠年年增长的利润滚雪球发展,一年改造一小块五年改造一大块,啥时才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企业想发展,必须走出合资这一步,走错走慢,都会错过良机,新三星会慢慢枯萎被淘汰。

无数橄榄枝向新三星伸来,徐寿山深知,为新三星的未来,一定要挑个好“婆家”。1年4月16日,香港华润创业啤酒有限公司与黑龙江新三星集团合资组建华润雪花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年5月20日,华润收购黑龙江新三星集团持有全部股份,新三星终于汇入了国企的洪流。

年11月17日,占地27万平方米、投资6.5亿元的现代化工厂在尚志市雪花路1号拔地而起,年生产能力达30万千升。强大国资不仅带来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更高更严的产品指标,更有专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理念,大数据指导的精确市场分析和源源不断的技术研发……

眼前这一切,让徐寿山看到新三星后劲十足的未来,虽已离开厂长岗位多年,但他心中充满希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