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亿巨头青岛啤酒,投资价值到底有多大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http://www.kstejiao.com/
文章来源:财经锐眼纵观A股这几年,“喝酒”行情持续上演,白酒板块几乎成了百元股的集中营,某些上市公司市值动辄千亿万亿计,其他板块只能望洋兴叹!随着A股“喝酒”行情一路高歌猛进,资本市场的炒作热情也从白酒板块蔓延开来,啤酒、黄酒、鸡尾酒,A股现在几乎是沾“酒”必涨。在此背景下,老牌巨头青岛啤酒A股股价终于攀上元高峰,港股股价也一度跨过90港元关口,在“A+H”两市都顺利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不过,在青岛啤酒股价连创新高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却在“原地踏步”,还遭遇股东、高管齐套现,某些投资者忍不住发问:青岛啤酒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提起青岛啤酒(.SH)的名号,中国老百姓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国民啤酒,青岛啤酒身上已经刻上了几代人的印记。伴随A股“喝酒”行情持续,老牌巨头青岛啤酒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近日,青岛啤酒A股股价突破历史性大关元,成为青岛资本市场上第一只股价“破百”的企业。年至今,青岛啤酒从最低35.85元一路攀升至最高.7元,期间累计上涨.83%,公司最新收盘价报.48元,公司总市值达亿元。青岛啤酒身上还有一个醒目标签,它是国内第一只实现“A+H”两地上市的股票。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HK)现身港交所,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与A股走势类似,年至今,青岛啤酒股份从最低29.16港元拉升至最高90.7港元,期间累计上涨.94%,公司最新收盘价报83.3港元,公司总市值达亿港元。在“A+H”两地市场,青岛啤酒都顺利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对一家老牌巨头来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在青岛啤酒股价持续拉升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业绩做支撑。年三季报显示,青岛啤酒归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2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7%、16.51%。针对年三季报相关业绩情况,青岛啤酒方面对外表示,公司年三季度利润增幅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好记录。此外,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外界高度认可。在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国产啤酒三巨头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悉数上榜。其中,青岛啤酒以.85亿元的品牌价值,问鼎啤酒行业冠军。而华润啤酒、燕京啤酒分别以.58亿元、.8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啤酒行业亚、季军。股东、高管齐套现不过,在青岛啤酒全面向好的同时,某些投资者却选择了套现离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公司二股东复星集团。青岛啤酒与复星集团的缘分始于年,当年12月20日,复星集团从日本朝日集团手中买入青岛啤酒2.43亿股H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99%,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此,复星集团付出约66.17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55.4亿元)的总代价,平均下来青岛啤酒每股H股成本约27.22港元。彼时双方感情正浓,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发表了《我和青岛啤酒的故事》,文中称他在大学时代为了品尝当时的“大牌奢侈品”青岛啤酒,曾两顿不吃饭只为喝到青岛啤酒。如今时移世易,港股市场的青岛啤酒股价已经达到83.5港元,复星集团持股至今收益高达.76%,并踏上了减持套现之路。年12月17日,青岛啤酒公告称,复星集团减持公司H股3万股。本次权益变动后,复星集团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12.84%下降至10.57%。实际上,自年5月8日至年11月17日,复星集团累计减持青岛啤酒近万股,减持比例达公司总股本的5%,套现超过41.0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5亿元)。复星医药频繁减持青岛啤酒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复兴集团持股至今收益颇丰,此时获利退出顺理成章;二是复兴集团对外投资频繁,需要大笔的真金白银做铺垫。远的不说,仅在年下半年,复兴集团在白酒板块频频出手,先后将金徽酒(.SH)和ST舍得(.SH)收入囊中,这两笔收购就砸进去近64亿元。在复星集团频繁减持的同时,青岛啤酒高管也加入了减持队伍。年7月21日至12月15日,青岛啤酒董事于增彪累计减持公司股票0股,套现超50万元。业绩“原地踏步”青岛啤酒股东及高管选择高位套现,除了自身的考虑外,还与青岛啤酒的整体业绩表现息息相关。回顾青岛啤酒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青岛啤酒的成长路径与国内啤酒市场的整体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年至年,被称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黄金十年”,期间国内啤酒市场经过了初步扩张整合,于年国内啤酒产量达到了巅峰,此后便进入了下滑通道。从年开始,中国啤酒行业整体进入了大集团的拉锯战阶段,各大巨头之间展开激烈的价格战,各家啤酒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直到年行业才开启新一轮发展期。这种行业发展趋势在青岛啤酒的历年业绩上也有体现,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亿元,归属净利润19.7亿元。但在年,青岛啤酒营收降至亿元,归属净利润仅有10.4亿元,无论营收、净利润均创下近十年来的历史新低。年至今,青岛啤酒业绩逐年爬坡,到年实现营收亿元,归属净利润18.5亿元,还不及6年前的水平。对此,有投资者认为青岛啤酒年业绩还不及年业绩,质疑公司业绩“原地踏步”现象,公司股票失去了投资价值,事实当真如此吗?我看未必!一家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有四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青岛啤酒的发展进程来看,年至年相当于公司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此后便进入了缓速发展的成熟期,公司业绩表现也相对稳定。口说无凭,咱们看一下国内啤酒三巨头近年来的净利润情况。年至年,对比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的归属净利润,就会发现青岛啤酒的整体表现最为乐观。从青岛啤酒所处的成熟期来看,公司业绩保持“原地踏步”算是正常表现,这时候的青岛啤酒更适合价值投资者,而不是热衷短线操作的投机者。正因如此,青岛啤酒获得机构资金青睐。截至年9月30日,北上资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其10.43%流通股份,阿布达比投资局(QFII,即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也进场扫货。产品高端化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正在加速分化,低端啤酒市场的增长已经接近天花板,中高端啤酒市场呈现逐年递增的销售趋势。国内啤酒消费升级明显,消费者对啤酒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