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啤酒瓶换雪糕,拿粮食换水果,这样的事情 [复制链接]

1#

小编出生在河北南部的一个县城里,算85后序列的成员。在小编儿时的记忆中,有很多购物的方式现在是绝对见不到的。这些购物方式不需要钱,而是用用粮食或者其他物品换的。这样的方式,大家见过吗?

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经常会有买雪糕、冰糕的大叔走街串巷。当时购买力还很有限,手里的零花钱不多。因此当时流行用啤酒瓶换雪糕,起初基本上是一比一。后来,两个啤酒瓶能换一个雪糕。当时的雪糕,最高也就5毛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吃3毛或者2毛。除了用啤酒瓶,用鸡蛋也是可以换雪糕的。现在想想,正是有点不可思议。

买雪糕的大叔需要把手来的啤酒瓶再卖掉,中间环节甚至可能碰碎。当时还没有什么冰箱,一般都是一种密封很好的木箱子。小编在儿童时代,一到夏天就等着听到买雪糕的声音,然后拿着啤酒瓶就出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都有冰箱,买雪糕的大叔基本上都改行了。

到了冬天,会有拿着买苹果或者橘子的商贩。还有由于购买力的问题,当时基本上很少用钱,而是用粮食。通常是几斤几两粮食换多少水果,不同的比例,最不济也是斤对斤。也就是一斤粮食换一斤水果,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种传统秤。

随着物质的丰富,水果超市开始出现,而且卖水果的小贩也不会再收粮食,而是直接收钱。因为,他们收了粮食,也需要再转手卖掉。生活丰富之后,用粮食换东西的时代结束了。除了水果之外,糖糕、油条等等也是可以用粮食换的,小麦、玉米都可以。

小编记忆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件事,那天街上来上一个换陶盆的小哥。这小哥自己拉着一辆架子车,车上装满了陶盆。由于口音差太多,有街坊问小哥从哪来的。小哥的回答让人敬服,从安徽来的。人力拉动的架子车,又装满了陶盆,从安徽穿过河南,到达河北。现在想想,正是感慨,都是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