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尧,级金融双语实验班学生,已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许尧小档案
级金融双语(2)班,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为专业第一名,曾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唐立新菁英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CFAAwarenessScholarship,其论文曾入选年上海本科生经济学年会。
获美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四川赛区)一等奖、第六届法国巴黎银行案例分析大赛全球41名
担任过“香港笼屋现状”社会调研负责人、法国巴黎银行案例大赛校园大使和西南地区负责人、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QUIS认证志愿者、北大对冲基金协会价值部投资顾问、大三时前往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项目
去向:现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金融学直博项目。
毕业在即这一事实,难免时常勾起往日在财大里的种种记忆。就以这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自己珍藏心中的成长经历,也趁机纪念一下这即将逝去的青春岁月吧。
多读书会带来持久的回报
回首四年前,我揣着好奇和一点懵懂来到金融双语实验班,虽然自己在中学的数学竞赛里小有成绩,但是来到大学的数学课堂里很快发现周围多了不少预习了大半本高等数学和高等代数的同学。这种氛围激发了我的紧迫感,重新把做习题作为必修课,平时没事就和室友比着做《吉米多维奇习题集》系列。现在想起来,这段经历虽然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但也为我积累了宝贵的基本功。
当时我担任着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因为对国外的讨论课早有耳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和好朋友彭歆炼南同学兴致勃勃地尝试组建了一个高等数学讨论小组,为我们专业撰写每周训练题,组织讨论课,互相深入交流。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我总是把彭歆炼南请出来一起站在寒风凛冽的楼道里,讨论下周需要讲哪个专题,从哪里选题编写相应的题目,一直到熄灯。
我还买来张筑生的三本《数学分析新讲》,开始尝试弄清每一个步骤的逻辑,让所有细节都了然于胸,有时会为自己找到的简单证明得意一整天。其实这也是我绕了不少弯路才得到的体会:“多看书,不要没完没了地做题”——原本是李伟固教授给北大数学学院的同学开学的第一句话,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学弟学妹:多读书、多证明、多钻研会比刷题能让你更上一层楼,带来的持久回报远不只是第一年的数学成绩。
奋发向上的原动力
大学里第一个国庆节,也是步入校园后的第一个月,我在家里度过了三四天后,心想“还有两天节日就结束了,如果我提前回学校学习几天,肯定可以比别人都勤奋了呢。”于是骄傲地提着行李赶上返程的校车。
推开寝室的门,我就立刻被震撼住了,室友康嘉炜正在专心致志地复习着他高三暑假就预习完的耶鲁公开课《博弈论》,沉浸于此,如处无人之境,边做笔记边运算着。我原有的优越感早已飞得找不着影子,那种震撼就好像是你以为自己第一个到图书馆,结果在空荡荡的图书馆里瞥见的一个陌生的同学在聚精会神的学习,心中产生的这种触动,是一种让自己努力拼搏的压迫感。
这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正是我追求的。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产生了金双独有的精神,Makethebestbetter,这应该是我们专业的最真实的写照。在相互敬佩的高水平竞争中,我们都不约而同觉得为了把事情做得超出完美,为此花更多精力时间也是值得的。
依稀记得投资学的大作业是一个公司的估值分析,室友几度易稿,他修改数遍的贵州茅台企业估值报告的质量几近CICC的个股研报。我不甘示弱,做了半个月大量调研和逻辑串联,最后又花了一整周翻译和排版。值得高兴的是,老师寒假邮件告诉我这份46页的青岛啤酒英文估值分析不亚于MorganStanley对青岛啤酒的分析,也让我这股追求完美的拼劲得到些许安慰。
“Makethebestbetter”是我想通过在自己在金双这段最美好的回忆,来告诉学弟学妹们的。这种精神是一个专业整体奋发向上的源动力,如果大家都具有这样的精神,那么大家都会衷心欣赏别人的闪光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今后会给你更多的帮助与信任,因为大家都相信彼此今后都能在各自领域做出令人尊敬的成就。
厚积薄发才能水到渠成
而另一件事情算是我大学生活中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就是我大三入选的北京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按照学长学姐的经验来说,大三一年对出国或者保研都是极其重要的。而这次交换打破了我原来制定好的规划——除了完成我的保研目标,还想好好利用北大的资源。
刚刚大三开始,新校园的新鲜感还温热着,燕园生活就被我分成了多轨计划:课程上,除开必修课的时间大多被我用来在光华管理学院、CCER旁听,课余则活动在理教二教聆听百家课堂,《世界经济史》、《公司财务案例》、《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周末,浓厚的市场研习兴趣和对证券投资的热爱让我加入了北大对冲基金协会,我加入的价值部则会每周组织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对公司对行业进行分析:估算市场容量,挖掘价值核心驱动因素,预测行业发展趋势……都是我们讨论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帮我站在买方机构的角度加深我对市场的了解,对我暑假在私募的实习有直接帮助。
大三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幸运地收到了光华管理学院金融Ph.D.夏令营的入营通知书,但随后看到他们由于培养成本和博士名额的限制,最后能够录取的人数只有30个入营者里面的3个人,入营的喜悦很快被紧张所盖过了。随后的三周基本都泡在自习室看论文,复习专业课。
直到进入夏令营,才发现氛围原来也没那么压抑,论文研讨会、校园参观、与老师交流的宝贵机会让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深入了解了光华的方方面面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更留下了和许多熟悉有陌生的大名鼎鼎的人物聊天的珍贵经历。最后的面试进程非常快,面试完以后感觉挺轻松,心情也比较平静,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确实也就没有遗憾了。借用一句古话——“当时只道是寻常”再适合不过这种心情了。
今天回首这一切,发现保研看上去是一个月内发生的巨大转变,但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前三年的厚积薄发,一步一步走踏实了,最后收获结果时才不由感慨“哦,原来我自己也做了这么多东西呀”。
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也许某条路总的来看是一条最优路径,但也许只有你才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要做勇敢的人,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构建自己的世界,你就会在不知不觉流逝的岁月里惊奇地发现,原来那条专属于你自己的路,从来没有离开过你的脚下。
本文来源:西南财大报
本期排版:崔晏豪 钟佳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