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喝醉了,你不要笑我百家故事 [复制链接]

1#

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本期「见好」主题——那些年,我们爱喝的啤酒。

在众多酒的品类中,啤酒总是带着一种粗粝的质朴。在便利店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在现炒现卖的夜市地摊里,在深夜独自赶稿的办公室里,啤酒都能完美融入,毫不违和。美食家蔡澜在书里写:「啤酒与优雅无缘。啤酒绝不能像白兰地那么慢慢地喝,一定要豪爽地一口干掉。三两个好友,剥剥花生,叙叙旧,喝个两打大瓶的,兴高采烈,是多么写意!」

这是《人物》的作者们第三次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酒单了,前两次我们推荐过果酒、米酒、清酒,还有自己酿的梅子酒,这一次我们来写写和啤酒的故事。不知道昨日时光中,你也有一个属于啤酒的夜晚吗?

策划|Yang

编辑|姚璐

推荐啤酒:青岛扎啤

推荐人:罗二狗

去青岛玩,最快乐的事就是「哈啤酒」。因为有好友在青岛,这几年我基本每年都会去到那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啤酒之城,到处都能买到新鲜扎啤,三五块钱一斤,老板娘手脚麻利挂上塑料袋,水龙头一拧,凉啤酒就出来了,白色绵密的泡沫蹭蹭往上冒。

许多青岛游客都曾有过疑惑,为什么在青岛本地喝扎啤,特别清爽,特别好喝,但回到家买瓶装的青岛啤酒,完全不是一个味儿。

扎啤好喝胜在「新鲜」。普通啤酒经过高温杀菌,保质期以年计算,而扎啤只经过微孔膜过滤,是「啤酒原汁」,每天从生产线直接被注入全封闭的不锈钢桶,再运送到青岛各大饭店,保质期只有3-7天。

也难怪青岛人几乎不怎么喝瓶装啤酒。因为家家户户楼底下都有卖扎啤的,好友告诉我,虽然奥古特被视为青岛啤酒的代表,但在本地人心中,「青岛最好喝的还是扎啤」,尤其是自家楼下的扎啤。

青岛扎啤也分厂子,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一厂真,二厂晕,三厂假,四厂顺,五厂亲」。一厂啤酒好,但主要生产高端线,少有散啤能流入市场,想喝得专门去登州路啤酒街上的青啤之家喝,价格也是其他厂的四五倍,不划算。二厂的啤酒仅次于一厂,喝着会有点「上头」。三厂十分不受待见,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厂址在市区之外的啤酒厂。四厂是青岛人民的好朋友,因为它主要生产扎啤,贡献了大部分青岛市民的口粮酒。最好玩的是五厂,因为地处崂山,一度有传言称五厂酿酒的水是崂山的泉水,尽管这并不是事实,但五厂因为「尊贵水源」的传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颇高。

好友一家定居青岛多年,是新青岛人,喝得最多的是四厂的扎啤(楼下就能买到)。新鲜扎啤粗粗尝一口,倒也品不出什么惊为天人的美味,但它新鲜、本分,一口喝下去,凉丝丝,有麦芽香,喝一次还想喝,特别是夏秋季节,哪天晚上不来上一杯,真是罪过。

用塑料袋子打包的青岛啤酒图源视觉中国

推荐啤酒:各种果啤

推荐人:二黑

如果你是怕苦的人,没有精神余力欣赏IPA,对北平机器的百花深处敬而远之……别走,总有一款果啤适合你!

几乎没人能拒绝和白熊啤酒特殊的香气,为了介绍,我第一次去查了的全名,凯旋克伦堡小麦,这是一款本身就有着水果香气的小麦,蓝色的好看的瓶身,不爱喝啤酒的人也能轻松喝掉一瓶。

至于白熊,我会直接买一箱放在办公桌底下,下班的时候开一听,庆祝一天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开始。

它们也是很好的调酒搭子,一些过于甜、过于浓郁的果酒,配上和白熊原味,都会被中和出好入口的甜度,还能额外得到啤酒的麦香。它们分别又有许多口味,这里单独推荐的树莓味儿和白熊的海盐奇异果口味。

如果你是果汁重度爱好者,那么或不凡的浆进酒系列一定要尝一尝。我最喜欢芒果百香果橙子味,是果汁一起发酵的,口感完全就是厚厚的果泥,酒精度数可以忽略不计。但一瓶甜水下肚,人也会有点悠悠然醺醺然。

发现精酿啤酒里的生意之后,今年盒马也搞起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味小麦,草莓小麦和荔枝小麦都挺好喝上头。

如果你没那么喜欢甜味,牛啤堂的帝都海盐味儿也可以考虑,是非常清爽不腻味的口感,有次我一口气买了附近酒店里所有没喝过的水果味儿啤酒,当天第一给了它。(但也许是其他都太甜了?)

这里顺手推荐一个APP,叫做酒花儿。里面有对市面上大多数精酿啤酒的口感描述,挺适合想要了解精酿啤酒的人,在点酒之前做做功课。

生活和咖啡再苦,水果味儿啤酒也能给你留一点甜。只是果啤再好也不要贪杯,因为会胖!

炸鸡啤酒西瓜,才是夏天啊!

推荐啤酒:跳东湖

推荐人:张莹莹

写啤酒,主要是想写一个酒馆。

几年前,恒源路上,电影产业园和虎太郎中间,正午酒馆开了起来,它是「正午」团队开会、举办活动的地方,那时候我在那里工作。它像个咖啡馆与酒馆的混合物:可以在木头方桌上保持清醒,也可以在红砖吧台上喝一杯。

我因此开始偶尔喝一杯,有时是大罐子里现打出来的北平机器,有时是瓶装的跳东湖,前者清淡,后者丰富。如果朋友们还要更多的选择,我就找个荔枝或者苹果味儿的瓶装啤酒糊弄他们。贴着鲜亮标签的褐色啤酒瓶整齐竖在冰柜里,打开柜门时,有一种主人般的轻快——的确如此,因为正午酒馆,我多见了好几拨朋友,坐在高脚凳上谈论名人八卦、行业变迁,当然还有,写作,这是那会儿大家总在谈的词儿。脚不着地有一种魔力,你觉得自己不需要去想很多被命名为「现实」的事情。

酒馆退租后两年,我再也没去过恒源路,连附近的大望路区域都没去过,也许是刻意,也许是凑巧。有天晚上,我和朋友相约去郎园,打车停在恒源路口,往南走,经过了酒馆曾经的位置。灯牌已经被摘下,墙上留着蜷曲的钢筋,透过玻璃门,里面竖起屏风,上面四个字:华夏资本。以前放着台球案的地方,现在是张大办公桌,堆叠着电脑和纸张。当你想要做「执拗的低音」时,时代的浪潮打来,这真是一个庸俗的叙事啊。脑中的低音还在持续,我照旧往前走。

走过那面玻璃墙,走到看不到它内部的地方。我确知有什么变化已经发生了。一度,我想过上规律的生活,筹划每天背上电脑到酒馆去工作,但没超过一个星期就不再继续。生活的惯性是巨大的,尤其是舒适,更令人沉溺。再回想当年,回想正午酒馆,觉得它像生命的夏天,热烈、荒废而具备意义,带着啤酒泛起的淡*泡沫。是的,再次推荐跳东湖。

写完这一段,年的夏天就要过去了。同时过去的,还有冰啤酒、满头满脸的汗水、粘腻的心绪、想要写出点什么的磅礴幻想。唯有酒馆墙上,酒瓶子的顶端,我的前同事、如今远在柏林的罗洁琪老师的话还历历在目,并在日后让我陷入漫长的、微醺一般的下坠:

「我喝醉了,你不要笑我。」

正午酒馆墙上。对那句话的记忆出现了微妙的偏差。

推荐啤酒:三得利金麦啤酒

推荐人:小叉

人生第一次正式喝啤酒,大概是在13岁的夏天。当时,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有天晚上带队老师领着几个同学吃宵夜。记得有碗蛇汤,当地人叫五步蛇,被咬一口走五步就死了。我还在回味五步蛇的惊悚,老师掏出了一罐啤酒,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点,说细细尝,有麦子的香气。那时候,我都没见过麦子,更不懂麦子的香气是什么,只记得有点苦,有点凉。

后来,上了大学,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喝酒了,酒量低,口味随意,好喝就够了。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喝到了三得利的金麦,很顺口,很淡雅,发现原来和记忆中的啤酒不太一样。夏天的冰啤酒不就是这样吗,像是一种放松仪式。听到瓶盖起开的声音,治愈又凉爽,再焦躁的暑气都能被抚慰。很多年来,如果喝别的啤酒还会细细品味,到底有没有麦子的香气。金麦不需要,它像是一种习惯,怎么喝,什么时候喝,都不会出错。

说起来,金麦不算传统的啤酒,在日本大麦含量少于70%都要归属第三类啤酒,但是在日本,金麦完全就是国民性啤酒。日剧出现的啤酒,至少一半都是金麦,新海诚《言叶之庭》的雨天啤酒也是金麦。它没什么个性,苦味不强,自然爽滑,但也是这样的它捕获了很多人的味蕾。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石原里美为它拍摄的一系列季节广告。石原特别喜欢金麦,在她有宝宝前,几乎每个季节都会有金麦新广告。秋天,一边大口吃着秋刀鱼,一边喝着金麦;冬天,她煮着暖暖的海蛎火锅,迎着白雪,喝着金麦;春天是粉色的,她会煎好一盘青芦笋,坐在樱花树下喝金麦;夏天呢,甚至不需要配菜,从冰水中捞起一罐金麦,打开就喝。

季节,是金麦的特点,也是别的啤酒没有的。过去,我攒过一段时间金麦的季节限定空瓶,放满厨房的一面玻璃橱窗。随着时节变化,金麦也会变,樱花、烟火、红叶和白雪,不同季节都有新的元素出现。口味也根据四季的食材更替,啤酒不能盖过食材的风头,也不能失去了金麦的本味。记得有次看他们的酿造师采访,说要做一款四季都好喝的啤酒,一年工厂做四种口味,春天轻盈,夏天爽快,秋天温和,冬天丰富,「希望一年四季都是美味的」。

石原里美拍摄的夏季金麦广告

推荐啤酒:乌苏啤酒

推荐人:敏贼

这个绿色的酒瓶子是怎么到我手上的?那个夜里,我提着它走了一路。去年的九月末,在*的某个城市,把行李卸在旅馆,和朋友去小吃街觅食,似乎是在烧烤摊,点了一瓶乌苏。两人没喝完。作为一个喝两口酒就满脸通红的人,在那一刻居然不舍得这瓶酒被落下。那是我第一次喝乌苏,瓶子很大,淡淡麦香,喝起来比其他啤酒清甜,应该度数很低吧。

那大概是一个旅游城市,中俄边界,夜里人很少,我提着乌苏,走过了「凯旋门」,走在俄罗斯风情街,穿梭于一个个套娃之间。据后来的照片显示,我还倚在其中一个身上,头发凌乱,嘴对准酒瓶口。周围都是苏式建筑,我感觉,乌苏的苏就是苏联的苏吧。一切都是那么恰如其分。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了一个跷跷板。我和朋友分坐两边。据后来的视频显示,我用尽了全身力量,把朋友翘得老高,她双腿在空中摆来摆去。我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声声分明。

惨剧就是在那一刻发生的。在我面红耳赤、得意忘形之际,朋友「反击」,我上去,落下。跷跷板和地面没有缓冲,我的双腿之间与这个铁做的跷跷板发生了一次剧烈撞击。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永远地失去了生育能力。

据资料显示,乌苏来自*。后劲真的很大。人称,「夺命大乌苏」。

那天夜里,蜷缩在跷跷板后大概一分钟,我就又能站起来了。女性的身体真的好神奇哦。我带着完整的身躯回到了酒店。应该是没带那瓶乌苏。

我提着乌苏啤酒穿梭于一个个套娃之间

推荐啤酒:打嗝海狸花生酱牛奶世涛

推荐人:西打

在脑(中的酒)海里搜刮记忆,可以买回家喝的瓶装精酿里,这一瓶率先冲破海面——掀开瓶盖,黑色绸缎般的液体泛起焦糖色的泡沫,甜味窜逃而出。猛地灌下一口拿起端详时,已经情不自禁地和瓶身印着的海狸一起打了个饱嗝儿。

酿造它的是一家美国酒厂,就叫打嗝海狸。有点可爱。这时再喝第二口,花生酱、巧克力和牛奶的味道才会真切地出现。只有甜,没有腻,腻的部分很好地被酒花儿冲淡稀释,世涛浓厚的酒精风味也被很好地中和了。

据说这家酒厂的创始理念之一,是希望别人喝到后有幸福的感觉,因此生产的产品都非常容易入口。与此同时,他们还挺有坚持:保持有趣,保持异想天开,永远为了激发美好时光而存在。打嗝海狸相信,每个打嗝的海狸,都将在酒里释放自己的个性。

入口容易是一码事,一瓶下肚也容易醉。最适合打开它的时候是无忧无虑的周五晚上,点开一部好电影,慢慢喝、慢慢看,酒*花生省了,爆米花的味道也都在酒里了。

推荐啤酒:各种原浆

推荐人:还是二黑

很多小孩儿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啤酒,都是父母拿着筷子在杯里蘸一下,恶作剧样地伸进嘴里,再好奇等待瘪嘴的表情。而我和酒的初接触则激烈得多——一次口渴,误把小茶杯里的白兰地当茶水,提起来就闷了半杯。当时我上幼儿园,后果是在火炉旁的煤堆上吐得天翻地覆。

但自此也落下一个比较。再喝啤酒,真的就淡如喝水了。以至于人生中第一次戒酒发生在小学入学,因为《小学生守则》上写着,「烟酒*,不能沾」。

工作后在啤酒节上喝到青岛啤酒原浆的时候,感觉味觉第一次被打开了。这是啤酒吗?这么厚,这么醇,这么浓郁的麦香!吨吨吨一杯之后,原浆就成为替代瓶装酒的最佳口粮酒了。后来知道,原浆有很多种解释,和啤酒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意思就是不过滤、不灭活的生啤酒原液,有活着的酵母在里面。

二十年前,大街上打纯生啤酒还是用塑料袋子,每个烧烤摊和拉面馆前都有一个大桶,一块钱一兜。而原浆则要少见得多,听起来要跟酒厂有点子关系,才能搞来管够喝。因为保质期短,也不能久存,一旦搞到一桶就宛如过年,必须配串儿了。

但现在,各种和原浆一样香醇好入口的小麦已经随处可得。很多饭店也会配上原浆啤酒,北京小骆驼烧烤的泰山原浆,温州大排档、张记烤羊腿的孟山原浆,盒马更是随时可以买到泰山7天。比起价格都很耀眼的精酿们,便宜大碗的原浆相对管够,倒显得十分质朴了。

在一些饭店,原浆啤酒也是能吸引顾客的招牌。

推荐啤酒:福佳白

推荐人:小王

福佳白也许算不上最好喝的啤酒,但肯定是我的夏日生活里出场率最高的酒饮。小小一瓶,只有ml,在冰箱里囤上一排,随兴就喝,不必专门为它准备酒菜。这酒在包装上自吹自擂,「成分包含芫菜籽和橘皮,酒体呈天然雾状」,我没有品酒的能耐,其实喝不出什么区别,但可能是受到心理暗示,每次倒福佳白时看着厚厚酒花喧腾,也觉得格外云柔可爱。它没有一般啤酒的苦臭气,反而有淡淡似茶的清甜,不知不觉一瓶喝完,连微醺也算不上,但图个清凉自在。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一群怂蛋朋友,每次在你提议大喝一场的时候都连连摆手,那福佳白可以救你于苦难。就像火锅里的微辣锅,密室里的微恐本,支撑着大家在社交中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福佳白就是维系酒*与清教徒之间友谊的那条底线。谁会拒绝一瓶只有ml,酒精度只有4.5%vol的福佳白呢?随他们「浅陪一杯」去吧,那些他们喝不完的酒底,正是我的快乐源泉。感谢福佳白,今夜也是宾主皆欢。

为了写这一段,我已经两瓶福佳白下去了。

一个彩蛋

推荐喝法:啤酒兑清酒

推荐人:吕蓓卡

这种喝法是我从一部韩剧里学的。去年冬天,我看了《酒*都市的女人们》,剧里三个酒*姐妹秉持着「有好事的话,喝一杯;有不好的事,也会喝一杯」的频率,总是在太阳下山后凑在一起,在杯子里倒上三分之二的啤酒,再倒上一小盅烧酒,喊上一句「喝到挂」,一饮而下。

我就学来了这种喝法。啤酒我一般会用朝日,烧酒用桃子味的真露,口感Max。倒入的一瞬间,能看到烧酒在杯里扩散沉入杯底,激起气泡的痕迹,就像一颗「深水炸弹」,这大概是它的名字来源吧。最重要的是,上头很快,一杯喝完,脑子就开始变得迟钝起来。那一刻,什么大事都不起眼了,过去和未来仿佛都不关我的事,只有眼前这杯酒,和陪我喝酒的这些人是实在的。

喝着「深水炸弹」看这部剧的时候,三个酒*姐妹和酒精作伴的故事常常击中我,她们各自的原生家庭、爱情、职场,老是让我想到我的朋友们。过去一两年,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喝酒,聊着各自的感情、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惑,也说着疯话,做着傻事,喝多了,就伸着一张通红肿胀的脸,对着手机镜头喊来年的愿望和「野心」。而这些喝酒的日子里,有人因为分手喝到吐,边吐边哭;有人趁着酒劲抢过朋友的手机替她告白,也有人开始新的职业。彼此生活中的酒精含量越来越高,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酒总是会创造出故事」,对爱喝酒的我来说,每次警惕自己过度饮酒时,我都会拿这句话来赦免自己。

图源《酒*都市的女人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