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凯
从上市受阻到内部逼宫,百威亚太近年来的发展之路着实太过戏剧化。不过,尽管面临着外忧内患,百威亚太总算凭借着高端化定位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根据年财报,百威亚太(.HK)实现营收6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净利润9.8亿美元,同比增长84.8%。公告显示,由于正面包装和品牌组合带动,所有主要市场的高端及产品销售皆取得两位数增长。
百威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杨克也表示,因为市场对价格超过元的限量版啤酒礼品套装需求强劲,公司还计划在中国推广更多高端啤酒。目前,百威亚太占据中国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场45%以上的份额。
然而,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百威亚太的高端定位看似谁与争锋,可在暗流涌动的啤酒江湖中,百威亚太的“武林盟主”地位真的不可撼动吗?
百威亚太的起伏跌宕之路
年9月30日,有着啤酒界“巨无霸”之称的百威亚太在港上市,但过程并不顺利。百威亚太7月份第一次启动上市计划时,由于认购不足,最终取消了IPO,与此同时,这家一天卖出16万吨啤酒的制造商也因为负债亿美元陷入争议。
招股书披露,截至年7月31日,百威亚太的净流动负债为23.9亿美元。5年或以上的负债为万美元,1至2年的负债为3.1亿美元,少于1年的负债为2.0亿美元。
而这些债务很大程度上是百威亚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在收购其他啤酒品牌股份时产生的。
据媒体报道,百威亚太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全数偿还结欠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由此看来,百威亚太即便成功上市也无法逃脱与母公司的深度捆绑,至于子公司的营收,则去向成谜。
百威亚太上市不久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创,而到了百威亚太这里,则演变成了“联名逼宫”。
4月7日,百威亚太员工发布了弹劾杨克的联名信,声称杨克在疫情期间无作为,并反对公司向亚太区总裁杨克等人授予万的期权和万的限制性股票分配方案。
但杨克对这件事的反应颇为乐观,还借此机会给一线员工涨薪10%。
我们回看一下百威亚太当时的业绩情况,在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对手的围攻之下,百威亚太过于依赖高端定位,结果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营收、净利润和销量均下滑。
财报显示,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65.46亿美元,同比下降2.88%,实现全年净利润9.08亿美元,同比下降5.32%,销量共计93.17亿公升,较去年同期下降3.0%。
疫情影响下,百威亚太在年开局不利,前3个月营收净利润仍在下跌,可谓成也高端,败也高端。如今,百威亚太业绩涨幅明显,自然不可能只定位于高端。
百威亚太醉翁之意不在酒
百威亚太固然是历史悠久的啤酒品牌,目前拥有百威、科罗娜、时代、贝壳、福佳、乐飞等国际品牌,以及哈尔滨、雪津、鹅岛、大雪、南昌等本土品牌,但发展至今,百威亚太早已醉翁之意不在酒。
百威亚太披露三季报后,杨克也在采访中称:“百威亚太在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长态势明显,主要是受中国市场表现带动。这与我们在中国市场策略性的专注高端化、数字化转型及商业扩张息息相关,未来百威亚太在中国的投资也将继续侧重于这三大关键领域。”
我们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百威亚太的净利润暴增离不开多个品牌联动,在百威及百威金尊的带动下,百威品牌在市场上取得双位数增长。
哈尔滨啤酒则实现了从核心及实惠品牌到“核心+品牌”的消费升级,实现了个位数销量增长。此外,科罗娜、蓝妹和福佳带动了超高端市场取得双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百威亚太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成功,计划在年上半年将B2B平台扩展到10个城市,在年底前扩展到60个城市,并奉行去单一化战略。
暗流涌动的啤酒江湖
经过多年鏖战,啤酒的江湖格局几乎棱角分明,华润啤酒主导西南地区、安徽、辽宁、浙江等地,青岛啤酒掌控山东、陕西等地,燕京啤酒占据广西、北京、内蒙等地,百威的主要阵地则是江西、湖北、福建等地。
但这些啤酒品牌之间仍然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试图扩张各自地盘,百威究竟胜算几何?
中国国际啤酒网数据显示,年,中国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年,中国啤酒企业累计产量.4万千升,同比增长5.6%。
此外,年,国内前5大啤酒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达到73%,企业份额达到65%。
而当啤酒高端化成为主流趋势时,青岛啤酒、华润啤酒也开始在高端发力,青岛啤酒将着眼点放在纯生、白啤等高端单品,并将对崂山等品牌实行产品升级。
华润啤酒则通过自主研发高端新品,收购国际品牌喜力等方式跻身高端赛道,同台竞技之下,胜负尚未可知。
不过,尽管多家啤酒品牌涌入高端赛道,但百威亚太的超高端地位仍然独占鳌头,其他品牌短期内恐难望其项背。
说起啤酒市场的格局,青岛啤酒总经理彭作义戏称:“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其中,狼代表国外巨头品牌,虎代表中国啤酒企业,小老鼠则是中小啤酒品牌,如今,在多个本土品牌的围剿下,百威亚太还能凭借高端化定位领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