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当更年期遇上新浪潮,传统企业真的还有机会
TUhjnbcbe - 2024/12/30 12:31:00

陈兰封成

编辑

封成

如果我们用生命的长度来量度企业的话,那么处于青壮年时期的毫无疑问是当下掌握着时代发展话语权的互联网公司,其中现今在中国最得势的无外乎三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简称BAT。

当然,除了这些头部企业抓住了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之外,大量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和创业商业模式而诞生的创业公司则构成了这个时代企业的长尾。

时间发展到现在,用户已经过了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不再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往纵深挖掘出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理所当然,互联网巨头们又一次在数字经济的新浪潮下占尽了先机。这使得在整个商业环境中,传统企业在舆论层面越来越失势,似乎他们和巨头们的差距越拉越大,呈现出一种处于更年期的状态。

什么是更年期?不太满足现状,明知自己一天天朝着老年迈进却毫无办法。人的生命无法逆转,但是企业活力真的无力回春吗?传统企业真的愿意在失去互联网时代的前情下,继续在数字经济时代失利吗?如何才能扭转颓势?

01发展困境

27年发展历史的国际工程装备制造巨头乐惠国际董事长赖云来对这场数字经济浪潮的来临感知尤其强烈。

对于赖云来而言,他处在装备制造业,市面上销售的许多饮料、奶制品以及啤酒等都是由乐惠制造,比如百威、青岛、雪花、喜力及燕京等。从生产线上的酿造到最后的包装都由其承包,一年一个工程会生产50万吨甚至万吨,比如北京燕京啤酒厂就年产百万吨啤酒。

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都具有标准化、规模大的属性,但是当这样的属性在互联网发展下与如今的新消费与新消费者发生碰撞的时候,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对于90后00后这样的新青年,他们不会认可标准化,他们想要的是定制,是个性,所以生产线出现了两极分化:一边是工业化啤酒的下架,另一边却是进口小众啤酒兴起。

数据显示,至是中国啤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巅峰时期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喝掉57瓶啤酒,后来便是年年下降,相反地是进口啤酒的崛起:至五年期间,产量累计增幅高达%。

赖云来认为,除开有消费者变化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当下的物流配送和线的销售等与新零售相关的东西。“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赖云来如今面临的就是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利用此次数字科技革命,跟自己的传统制造业融合。

显然,赖云来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薛婷也遇到类似的困境与烦恼,年轻的她现在是高端机织地毯巨头圣源地毯的董事长。

地毯离不开手织与机织,国外的机织有上百年历史但中国从前都靠的双手,如今才刚刚进入机织地毯初级发展阶段,所以行业可以说还处在一个极其传统的位置。但如今没有人会喜欢传统这两个字。

薛婷年毕业后开始创业,然而没多久就遇到金融危机,行业销量受到波及大幅度下滑。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后薛婷瞄准了中国的高端酒店,为它们提供机织地毯,还从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引进全套生产线。三四年前薛婷也曾提出过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提高了一些效率,但困境依然存在。

首先从发展层面来看,以前家用地毯主以现货销售,订好尺寸选好图案每种风格生产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再铺到全国各个店里面去,消费者就从已有地毯里面选择喜欢的那些图案。

然而现在客户消费越来越偏爱个性化的东西,比如在满足了视觉的同时你不一定能保证尺寸的合适,尺寸有多万变你根本无法想象。其次从工厂的角度看,如果每种风格与尺寸都生产,那么就会造成库存的压力,而一旦某个图案被时尚淘汰,那么库存积压下企业的现金流也会被影响。

“这种现货销售模式已经受到很大挑战,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另外,更具说服力的是新晋汽车服务市场独角兽车百惠,其创始人庞文俊也说,原本是O2O企业,但简单的从线上到线下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整个市场竞争条件。而竞争白热化以后变成了线上融合线下,但一融合,才发现原有的基础已经有点不够了。

其实关于以上问题,你可以感知到一个明显的事实:传统企业过往在各自领域内长胜追求的规模经济遭遇到了发展瓶颈,其中最大的影响因子是互联网时代的精准信息将用户的需求进一步量化,以往大家发现的单一产品可以大规模的覆盖普适需求,而现在用户却不买单了。

02数字机遇

互联网来的时候,我们拥抱互联网,数字经济来的时候我们自然也要拥抱它,而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的优秀产物。

星巴克在新零售道路上的成长痕迹,就是典型的案例,传统到骨子里的肯定要算星巴克了,可能一年前不会有人想到星巴克竟有一天也能外卖。

就如上述传统企业创始人谈及的消费需求变化因素那般,咖啡行业也因此出现细分市场,在星巴克与Costa等品牌咖啡激烈竞争的时候,互联网咖啡外卖、无人化自助咖啡等新兴商业模式进入了咖啡市场并赢得了资本青睐,得到迅速发展,前两天提交IPO招股书的瑞幸咖啡就是代表。

所以星巴克中国/亚太区营运利润率会九年来出现了首次下滑,消费者们不再为其一直倡导的第三空间买单。后来星巴克与阿里牵手说要做新零售,去年11月份星巴克发布了财年第四季报,增长的指标超乎了分析师预期,星巴克的回应是:中国市场的快速反弹,要感谢和阿里巴巴达成的全面战略合作。

也有人认为两者的合作远超外卖本身,因为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的5亿多用户才是星巴克未来增长的动力。不过说到底,都得感谢新零售。

成立于年的立白也许能代表中国品牌商们的典型想法,在创始人陈凯旋之子陈泽滨看来,许多企业面多数字经济时代都还是一个摸索消化的阶段,而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挑战,比如观念上企业人的思维,组织应变能力,整个人才匹配数字以及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但他相信,数字经济能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当初一进入企业就强烈感受到数字的力量了,即使此前数字经济还未到来但数据已经起到关键作用,企业最终都是要回到数字上面。而去年陈泽滨与阿里接触过后最大的认知是,他认为阿里是整个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一个带领者。

此前立白与阿里零售通进行了合作,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运营线下百万门店,陈泽滨说,零售通那一块能看到明显并迅速的数据增长,而不管对经销商还是企业,整个其实都在上升。

图片描述:立白陈泽滨

赖云来等人也喜欢这种数字经济产物,他觉得他不能局限于B2B,而是要成为一个平台:可以帮啤酒厂代工加工,可以帮你卖产品,消费者还可以直接进入这个平台加工自己想要的酒。有了消费者,就有了数据,“正像阿里巴巴的马老师讲的,那是石油,又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能源”。

他认为,新零售不仅仅是一个零售场合与环境的变化,它还带动了包括制造业,包括创新,包括研究,包括物流,包括配套整个方面,都开始有变化了。

而薛婷认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做新零售还缺一个整体全面的思维和体系。数字化并不是简简单单把所有制造流程数字化,更多的是一个组织体系的整体架构,从生产流程到管理,再到消费者都是全新的东西。“作为传统企业,是需要面对数字化领域的,我们是突破各个点,但缺乏一套体系。”

对于庞文俊所在的汽车行业,如今也有很多新型竞争对手,比如车好多集团旗下的产品。但在庞文俊自己看来,当把车百惠放在零售问题上,那么确实跟车好多是竞争对手,但如果能通过比较强的数字话基础平台,成为上游企业或者是金融产品生产商,为对方提供更好服务的下游客户,那么这个时候,两者更可能是合作服务关系。

这便是庞文俊眼里,数字经济的另一种魅力。

03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聚焦到个人,这些创始人都有个巧妙的共同点:上过很多EMBA或商业培训班。

不过,如今这样针对企业家学习与提高的课程很多,还有国外的一些商学院课程。商业学习到底有多少作用,对其公司的实践有什么好处,对把握这个数字经济时代有多大的作用?

最近,阿里和清华经管学院共同发起了一个新商业学堂,目的很简单——培养新商业领袖。其实新商业就等于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新零售最早由阿里提出,如今这个学堂的发起者是阿里,很和谐。

没错,我国快速成熟的消费者数字化将倒逼了产业数字化巨变,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大数据将在未来10年带来商业巨变。同时,新商业文明也将全面向传统产业渗透,成为推动巨变的理念和文化基因。新商业领袖需要全新的心力、脑力和体力,才能成为这一潮流的适应者甚至推动者。

新商业有自己的文明,永不打烊,没有边界,每时每刻都在创新,组织不常态。真正的竞争对手也许不会是自己附近的人,如今的商业大多数都是无边界的比如美团,所以在无产业边界、市场边界、模式边界、竞争边界的世界里,跨界是常态与必然。时代与创新无处不在,因为变化是一直都在的。

白重恩说,企业家应该增强数字战略管理能力。张勇也说:所有企业经营的商业要素,都有可能在数字经济时代走向全领域、全流程的数字化经营。

新商业学堂更聚焦三个点。第一是数字话方向是必然,那么到底该怎么做?第二是三方共建模式,即清华教授带来新商业的理论总结和升华,阿里开放最新的实战经验和思想,学员企业把自己的案例和痛点到课堂,共创共讨。第三是跨界学习、向年轻人学习。

这些都是创始人们刚需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数字经济对行业的影响,但实践又是逐个突破太过零散,他们想要通过这个学堂,通过清华管理学院与阿里新零售、商业操作系统的实践来学习更系统的方法,并解决企业问题。

薛婷说:我觉得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能会更强一些,这是我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地方。

而陈泽滨看重的是,首先阿里在整个数字经济里面是一个领跑者,清华又是在中国的权威,在大学里面也是一个引领者,两者的结合很契合。其次是现在是经济下行的时候,面对新商业大家都遇到了挑战在摸索,所以怎么做怎么突破就是很实在的问题。

庞文俊则想跟阿里学习线上线下打通融合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这个里面真实的学到供应链赋能,2B2C的核心的竞争的优势。”景爱梅认为除上述人士观点之外,关键的还有有高管授课,还有案例分享,以及学员间的互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更年期遇上新浪潮,传统企业真的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