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天损失1000亿,百威困局不止因为撒
TUhjnbcbe - 2025/1/25 5:43:00

来源:政商参阅微博

七月的第一周,国外某网站发布了一条“大新闻”。

“百威员工承认过去12年都在啤酒酿造桶里小便。”该文章截图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文中提到,名为WalterPowell的百威员工承认,因为好奇会不会有人能喝出差别,他从34岁那年就开始往啤酒酿造桶里小便,这种行为一干就是十几年。

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觉得手里的啤酒不香了?

别担心,百威啤酒的官方声明紧随其后,强调此事纯属捏造,希望广大媒体和网友不信谣不传谣。

图片来源:百威啤酒声明

01

“恶搞”风波

就在当天下午,已经有媒体证实,消息的始作俑者为一家专门炮制假新闻的娱乐网站FoolishHumor(愚蠢的幽默)。该网站只发布猎奇新闻,其中有关百威的“爆料”不止一条,但如果你仔细阅读,就能发现相关内容都是恶搞。

图片来源:FoolishHumor

话虽如此,百威啤酒的股价还是受到了些许影响。7月3日,港股上市公司百威亚太早盘报22.55港元,微跌0.22%。直到收盘前夕,股价才稳定下来,总得来说没跌没涨。

作为亚洲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号称“啤酒之王”,“恶搞”给它带来的影响终究有限,能够左右其股价的,也只有商业战场的“真枪实弹”。

年,百威在港股上市,与它在啤酒界呼风唤雨不同,仅接触资本市场半年,百威就接连受挫。

先是下调发行价,后又削减募资额,几番折腾,百威亚太的市值高峰很快过去,其股价在年最后一天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千亿港元,接近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3家之和。

市值骤降的背后,是百威啤酒的经营困境:提价难,业绩难以看见增长空间;引以为豪的高端市场,又面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嘉士伯等诸多友商的冲击。

环顾四周,皆是对手。百威亚太来到港股,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

02

艰难上市

年5月,百威亚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并于7月5日启动全球发售,发行价40-47港元。曾有分析指出,百威亚太上市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给母公司、全球最大的啤酒商百威英博偿债。

公司亦在招股书中直言,募资所得将全部用于偿还应付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具体而言,一方面用于全数偿还韩国债务应收贷款项下,百威亚太对MexbrewInvestmentSARL的债务;另一方面,用于偿还股东贷款项下百威亚太对ABInBevInvestmentHoldingCompanyLimited的部分债务。

据媒体报道,韩国债务是上市前母公司通过业务转移转给百威亚太的。吊诡的是,在启动全球发售9天后(年7月14日),百威亚太突然宣布不再推进全球发售及港股主板上市计划。

图片来源:百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天损失1000亿,百威困局不止因为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