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来瓶青岛!”曾经,这句熟悉的口号,是无数饭局的开场白。如今,这句口号却像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了国产啤酒的脸上。
“啤酒界滑铁卢”:国产啤酒销量惨遭“滑铁卢”?
没错,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曾经的啤酒霸主们,如今纷纷陷入了“滑铁卢”的泥潭。青岛啤酒年业绩下降了0.81%,百威啤酒销量更是跌得厉害,尤其今年一季度,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难道国产啤酒真的“江河日下”?
作为“啤酒大国”的中国,啤酒市场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这3个原因真是既现实,又扎心!
原因一:内卷内得剩渣滓,利润被压到地心啤酒行业的“内卷”现象已经持续多年,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大啤酒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结果把利润压得一点都不剩。你以为价格战是消费者的福利吗?错了!当利润被压缩到极致的时候,质量自然就成了牺牲品。
从前,大家喝的青岛啤酒还是那个纯麦酿造、泡沫细腻、口感醇厚的青岛啤酒。如今,青岛啤酒业绩下降了0.81%,这0.81%的下降不只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无数消费者失望的心。
你说,这啤酒喝起来怎么有点“水味”?没错,原料质量下降了,口感自然也跟着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喝到一瓶“水啤”,简直就是对味蕾的侮辱!
原因二:国外啤酒横行霸道,口感更胜一筹再来看看进口啤酒,人家可是“带着镣铐跳舞”的高手。相比于国产啤酒,国外啤酒的口感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德国啤酒的醇厚,英国啤酒的香浓,比利时啤酒的花样繁多,每一款都让人喝得欲罢不能。喝惯了这些进口啤酒,再回头尝尝国产啤酒,顿时觉得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就拿百威啤酒来说吧,尽管它的销量也在下跌,但还是比很多国产品牌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有技术、有历史、有口感。中国消费者的味蕾越来越挑剔了,对于那些品质不佳的国产啤酒,真的只能敬而远之。
原因三:精酿啤酒崛起,挑战传统啤酒霸主地位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精酿啤酒的崛起。中国酒业协会预计,到年,中国精酿啤酒可发展到25亿升,销量上涨30%。
目前,精酿啤酒厂家已经超过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精酿啤酒的单品毛利率可以达到80%,一桶精酿啤酒大概可以提供80元左右的利润。这个数字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精酿啤酒的优势在于它的小众和个性化,每一款精酿都有独特的风味,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相比之下,传统啤酒的口感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满足这些“重口味”消费者的需求。于是,精酿啤酒迅速占领市场,让传统啤酒品牌压力山大。
精酿啤酒的单品毛利率可以达到80%,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卖一桶精酿啤酒,能赚到80元左右的利润。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精酿啤酒厂,一年卖出几千桶啤酒,那利润简直就是滚滚而来。而传统啤酒品牌呢?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价格一降再降,利润被压到几乎看不见。
如此一来,谁还有心思在质量上投入更多呢?
很多人说,喝啤酒喝的不是味道,而是情怀,的确,啤酒这种饮料,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朋友聚会、烧烤摊、足球赛,哪一样离得开啤酒?但如果你端起一瓶啤酒,喝了一口,发现这口感简直不堪入喉,那再好的情怀也会被打个稀巴烂。
近年来,国产啤酒的“情怀”牌似乎也失效了。喝惯了进口啤酒和精酿啤酒的消费者,再也无法忍受那些品质参差不齐的国产啤酒。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哈尔滨啤酒,这些曾经让人骄傲的品牌,现在却渐渐失去了市场的宠爱。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国产啤酒该何去何从?
其实,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中国市场庞大,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只要能抓住市场的脉搏,找到自己的定位,国产啤酒仍然有希望。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