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谈谈消费品公司,新消费和消费升级
TUhjnbcbe - 2025/3/8 20:20:00

来源:雪球

写在前面,如果大家有新消费或者消费升级的品种可以私信我呀,重谢。

$海天味业(SH)$又又又又新高了,PE,很多人特别是三傻的持有者估计要骂死了。我记得经常举例子的就是万科A和兴业银行。

$绝味食品(SH)$这个业绩,PE了,竟然收红了,不是一字跌停。很多人都在纳闷。

为什么仙乐健康都50PE了,还在涨,还能涨20个点?西麦食品业绩负增长啊,为什么偷偷翻了3倍?

首先,股票市场,A股在资本市场属于后进者。

在其他资本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历史回报率最好的公司就是消费品公司,最好的是快消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其次是医药公司。

其他公司很多都曾经牛逼,然后湮灭在历史的河流中。

具体数字,大家随便找,日本,美国,包括欧洲。

雪球的人都爱学巴菲特,好像巴菲特最厉害的地方在长期持股一样,就像你说科比只是靠努力,没有天赋一样。

巴菲特最强在于选股(长期持有的基础是选股好啊。)

他最得意的投资就是喜诗糖果,他回报最丰厚的投资之一就是可口可乐,他的最重仓股票苹果买入原因是因为发现这是一家消费品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你会发现巴菲特绝大多数收益来自于他的消费品公司。

A股医药公司其实很难,因为大多数是仿制药公司,哪怕创新药和西方差距也是极明显的,但是药品又是一个长腿生意。参与全世界竞争,但是这也不妨碍医药股的暴涨和成长。看看恒瑞医药和爱尔眼科吧。

消费品公司的好处其实在这次疫情体现的非常明显。

第一,刚需,且不变的需求。且重复性消费,弱周期。好比白酒,调味品,啤酒等等,贵州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千禾味业

这次疫情让大家更重视消费品公司。比如疫情期间,电影院万达电影旅游行业,运输行业春秋航空等等的需求可能马上消失,这时候如果重资产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但是人可以不其他消费,但是不能不吃不喝。

这是几千年的物种了,很难消失。很多需求真的说没就没。比如马车被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在被新能源车取代,内燃机在被动力电池+电机取代。宁德时代你想象不到未来会怎么样。

所以你投资的公司很可能只存在一会,甚至没有永续经营的可能性。一个公司很难基业长青,你谈PE和PB就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根基的。

你要知道在高的估值,只要确定性增长,也会被消化,反之,再低的估值,再快的增长,如果有一天归零,你会怎么考虑?

第二,短腿生意,很难被技术颠覆。

大多数消费品公司都是短腿生意,有很强的当地壁垒。不像科技公司参与全球竞争,且非常容易技术革命颠覆。

典型如科达胶卷,比如你仔细看光伏行业的发展史,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特别典型如光伏行业,我认为是强周期的,很难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这种给高估值真的很难。

你很难想象你运营好好的,地球的另一端,一个技术出来,你的行业就要颠覆消失。

第三,消费品公司往往有品牌溢价能力,定价权。这是生意最美好的东西。

科技公司除非你的产品有技术优势,是条条框框理性的,超级多投入的,包括医药行业,才能让你有很强的护城河和品牌溢价能力。

这里面A股最好的公司贵州茅台就是有品牌定价权,你在牛逼,投入再多,也不可能有超过90%的毛利产品,哪怕强如乔布斯+贝索斯+马斯克+马云也很难说颠覆茅台,颠覆白酒行业。这种行业是情感属性。

化工行业里,万华化学的MDI也不能卖更高的价格,而且你更好的产品意味着更多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更多的产线投入。银行行业,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你做的都是非差异化,大家关心的往往都是利息和利率的差别。不是说我喜欢你这个银行,我就可以接受少1个点的利息,多1个点的贷款利率。

这些消费品公司都没有,甚至一劳永逸。

第四,轻资产,现金流好。

A股大多数公司资产都很重,且这些资产和产能建设有被颠覆的可能性。我第一次重视买入歌尔股份的时候,纪要就提倒了新设备产线和旧设备产线的关系。

举个例子,一个产能需要建设费用亿,建设期2年。假设第三年赚50亿,你一看2PE好生意,但是如果这个行业被颠覆。业绩下一年变成20亿呢?看起来也不错,5PE,实际上可能第五年就没了。5年时间亿利息费用是多少,你花了5年只收回70亿,实际上赔了不止30亿。

第五,能随着通货膨胀涨价,享受货币贬值。

货币泛滥,大家想想这么多年,涨的最多的是什么?年一碗拉面只要2元,现在要20。但是汽车,电脑和手机的价格呢?

传统行业有几个能随着货币贬值不断提价的?

等等,总之生意的永续性+现金流折现才是一切估值的基础。

这里面不是让大家买消费品公司,因为很多消费品公司也有困境。

就是行业天花板明显了,比如白酒行业,传统工业啤酒行业,包括调味品行业,天花板很明显了。这时候你在没有增量的市场找集中度提升的逻辑显然就少一点意思。

但是消费升级不一样。

消费升级是打开新的空间,新的竞争格局,新的超级大增量市场。

看看最近的几个公司,妙可蓝多百润股份仙乐健康保龄宝新乳液西麦食品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等

妙可蓝多相对伊利蒙牛估值离谱,新乳液就是因为低温奶,就估值几倍。千禾味业高端酱油也是超高估值。西麦实盘因为王保保的酸奶燕麦,业绩没增长,三倍估值。

等等。这里面很多是原料,比如保龄宝,代工,比如仙乐健康,中宠和佩蒂也是代工为主。都享受了极高的估值。

大家看看K线图。难道市场是错的嘛?显然不是。

消费升级的基础是什么?国内3亿人家庭收入超过20W,这个数字在地球应该是第一的。国内的消费潜力非常巨大。

反而大多数高端消费品,我们都是用海外的,不代表国货不行,反而消费品公司国货有天然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乐惠国际

比如啤酒行业,精酿啤酒未来5年就会超过0亿。按照美国和西方标准,国内精酿啤酒每年的市场应该会超过亿。精酿啤酒未来甚至随着消费水平提升,会替代传统工业啤酒,但是他的价格更贵,会给行业带来几倍的增量空间。

这里面就孕育巨大的机会,更大的市场,更好的赛道,反而更小的龙头公司,值得更高的估值。

万一成功了呢?

就好比传统香烟领域的电子烟行业孕育的亿纬锂能$思摩尔国际()$

作者:天道酬勤我午休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消费品公司,新消费和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