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嘻哈
中国是白酒大国,同样也是啤酒大国,相较于口感辛辣的白酒,啤酒的受众群体更多一些,尤其是夏天,啤酒烧烤小龙虾可以说是不少人的夜宵“标配”。正是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啤酒品牌的发展也都非常好,区域品牌和全球品牌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随着啤酒市场的快速扩张,众多啤酒品牌迅速崛起,知名或不知名的品种繁多。然而,啤酒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人们为了争夺市场,经常碰的“头破血流”,没有实力的啤酒品牌,不是另谋出路就是被兼并收购。据了解,年上半年,珠江、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位居啤酒行业前列,这些啤酒品牌成功跻身啤酒上市企业前十名。
目前,我国也还有很多品牌只在当地出名,但很难走向全国。比如去重庆,就有重庆啤酒和山城啤酒。在北京吃饭,老板基本上搬上来的也都是燕京啤酒。这些啤酒口感柔和,成为当地的象征,但却很难在全国普及。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全部。就拿近两年在国内突然流行起来的一款啤酒来说,它从新疆走出,却慢慢开始在国内出现,它就是乌苏啤酒。
“乌苏”原是新疆一个小县名。年代,该县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厂,“乌苏啤酒”正式诞生,随后将市场扩大到整个新疆。是新疆最畅销的啤酒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70%。然而,乌苏啤酒并不满足于新疆市场,开始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扩张,因此,乌苏啤酒于年委托给四川蓝建集团以冲击中亚市场。可惜,这一步来得太仓促了。在国内市场还没有站稳脚跟的乌苏啤酒,就急于开拓国际市场,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后,因四川蓝建集团经营亏损,乌苏啤酒也受到影响,此时,国内市场涌现出青岛、华润雪花等一大批啤酒巨头,乌苏因此错失了最佳的市场拓展机会。乌苏啤酒一度陷入经济危机,不得不另辟蹊径结交新朋友。
在乌苏啤酒面临亏损的同时,国外啤酒巨头嘉士伯也有类似的遭遇,他们也错过了收购红利品牌的机会,导致了嘉士伯在中国啤酒行业的影响力较弱。而且,嘉士伯年在中国的业绩下降了5%,乌苏此时的表现也很糟糕。嘉士伯和乌苏都面临着业绩不佳的问题,也许是这个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年,嘉士伯集团全资收购了乌苏啤酒。
原本乌苏啤酒也算是小有名气,被收购后,嘉士伯还投入了大量的广告来创办这个品牌。乌苏啤酒便迅速从新疆遍及全国,在30多个省建立了销售网络,使乌苏啤酒更受欢迎。据统计,在啤酒销售最好的季节,乌苏啤酒一天的销量就高达万瓶,年销量10亿瓶。
乌苏啤酒有这么好的销量,不仅是因为它的营销手段好,更因为它的品质独一无二。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啤酒的白酒准确度≥3%vol,麦汁浓度≥8°P,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渐渐地,“淡啤酒”成了主流。
然而,诞生于新疆的乌苏啤酒酒精度数偏高,一开始一直无法融入大众市场。后来在公司的市场营销下,把所有的短板都转化为优势,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数量多的产品定位。并在网络的传播下,传出了“夺命大乌苏”的称号。
由此一来,也成功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乌苏啤酒从无法融入市场变成了啤酒市场的独特存在。一来二去,乌苏啤酒也开启了它的网红之路。年11月,乌苏啤酒股权又转让给了重庆啤酒,重庆啤酒同样也已经被嘉士伯收购,因此乌苏啤酒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仍为来自丹麦的嘉士伯集团。据统计,乌苏啤酒今年或将为嘉士伯集团贡献10亿的利润,可以说回报率非常高。
二十多年前,“夺命大乌苏”只是新疆的扎巴依(酒鬼)们的最爱。如今,它进家门,摆在中国各大城市的餐桌上。但乌苏最独特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它是新疆人不能忘怀的那杯酒。从记忆深处,那些游荡在新疆的人,总能找到与乌苏有关的记忆。翻腾的麦芽泡沫,犹如翻滚的海浪,击中了人们的思乡之情。
随着低端啤酒市场的激烈竞争,高端啤酒成为各大啤酒巨头竞争的重要环节。乌苏、华润、青岛都在发力高端啤酒市场。华润、青岛也设立了专门的高端事业部。有了嘉士伯提供的特殊分销平台,乌苏的信心大大增加,可以看出,未来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作为独具中国地域色彩的品牌,却落入了外资手中,还是不免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