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
精酿啤酒主要用于区别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啤酒,系从海外英美等国Craftbeer小规模多品种啤酒酿造的概念引进到国内的。
中国酒业协会在年10月颁布《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将俗称的精酿啤酒、手工啤酒统一正式定义为工坊啤酒。
纵观美国和中国啤酒产业发展历程,均呈现出从“工业啤酒”主导,到高端啤酒尤其是精酿啤酒(工坊啤酒)崛起并快速发展的趋势。
工坊啤酒是啤酒行业高端化发展的方向。
在美国,其国内啤酒供应市场从年开始形成双寡头竞争局面,两大寡头供应的工业啤酒占据90%以上的啤酒市场份额;年以后,工坊啤酒和进口啤酒开始不断冲击美国市场;到年,工坊啤酒产量占比达到14.16%,两大寡头代表的工业啤酒市场占比降至70%左右。
目前,美国是全球精酿啤酒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人均消费额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年美国精酿啤酒人均消费额为69.53美元/人,到年这一数值达到84.36美元/人。
年至年,美国啤酒厂的数量按照平均每年家的速度增加,其中有家为工坊啤酒厂,新建的啤酒厂几乎都在做工坊啤酒。截至年底,美国共有家啤酒厂,其中工坊酒厂数量为家,占比98.60%。
同为工坊啤酒发源地的英国,年工坊啤酒公司也已经超过家,其工坊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也在全球领先。
中国是全球啤酒第一消费大国,从年到年是我国消费增长的*金阶段。年,中国啤酒年产量达到顶峰的4,.79万吨,之后一直呈现回落趋势,到年,国内啤酒产量跌至3,.3万吨。
自年以来,在中国啤酒总消费量逐年下滑的背景下,作为高端啤酒领域里小而美的工坊啤酒却异*突起,平均每年保持约6.57%的比例增长,年占啤酒总消费量的2.15%。
经过近几年的本土化发展,许多内资啤酒企业开始逐步培育本土工坊啤酒文化,以从不断发展的高端啤酒市场分到一杯羹。各式酒厂、酒吧、精酿品牌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国内仅有33家精酿啤酒企业,发展到目前已超过2,家。
此外,国外的工业啤酒巨头如百威、嘉士伯纷纷将目光投向工坊啤酒市场,中国的工业啤酒巨头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也逐渐涉足工坊啤酒领域。餐饮业巨子海底捞、味千拉面、星巴克等也先后宣布在自家门店提供工坊啤酒,工坊啤酒成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