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时候,我刚从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回国,来到了中国最有名的大型国有设计院工作。那时刚从欧洲回到国内,对于个人来说,对公共空间属性体验的骤然变化使我思考了许多。在荷兰学习的时候,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对于公共空间边界即bordercondition的研究。对于我来说,边界的寻找定义了公共与私密的空间权属。不同文化对于空间边界的认定差异表述了空间文化性的核心问题。在那个时候,我注意到很多模糊的边界问题。而这样一个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出现了。
和众多此设计院的工作室一样,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我所在的工作室从办公楼搬迁到大院最深处的的居民楼一层。自建国初期,设计院在此大院扎根立户。几十年来,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北京单位大院的住宅与办公楼格局。随着设计院机构的改革与规模的扩大,空间的紧张,各个工作室不得不在大院内另觅角落。办公楼,居民楼里,食堂顶上,到处可以看到建筑师为自己精心设计改造的空间慢慢的生长。使得这里渐渐变为一个新的混合型工作生活社区。年末,为了解决空间的紧张,工作室旁的BIM大楼即将破土动工。然而,大楼的建设使仅有的户外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私人与公共的领域矛盾本已存在,现在更加突出。尤其是紧邻工地的工作室,户外环境已经接近捉襟见肘。
工作室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卖部。看上去它是一座独立的小房子,而其实,它是地下人防的出入口。它是庞大的地下建筑的地上部分。在地下的世界里,居住着这个大院里的另一个群体-保安,清洁工,工人等外来务工人员。这是一个神秘的地下结构,每天清晨,他们从小卖部这个开口出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入夜,他们默默被这个开口所吞噬,不能向人们亮起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火。小卖部的故事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屋前的聚会,务工人员们,搬一凳子聚在一起,或喝酒或下棋或聊天,这片巴掌大的地方,就是这地下世界的公共空间,是住在地下的人们的院子。小卖部的主人是一对外地来的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巴掌大的地方,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休息的空间。就如同大街上常见的报亭一样,是一种略显“畸形”的都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蜗居之所。虽然不能算普遍意义上的住房,但对于当下的他们,这是真正的家,一个不容侵犯的最后的私人空间。这种夹缝中的生活状态与自我领域认同感的不确定性,使这个小房子的户外空间也被主人不自觉的利用了起来。各种杂物的堆砌几乎使小卖部的外面杂乱不堪。自行车,晾衣绳等私人物品不断的侵入到工作室的公共空间。几年来,工作室和小卖部共用着这仅有的门前公共空间。如今,作为BIM大楼建设期中唯一通向工作室道路的重要节点。小卖部的恣意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工作室的对外形象。我们必须重新规划这个空间的利用。
小卖部的两位老板
啤酒与啤酒箱,日常生活的实践
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一书中,米歇尔?德塞图指出,一个社会是由一定的实践来构成,要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社会的人群,就要理解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实践,而空间是被实践了的场所。日常生活就是介入、挪用权力和空间的方式。面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的人口与居住空间问题,不应该简单的设立道德标准,划清贵贱的界限。而应该具体分析面对实际的日常问题,提供合适各人群的解决方案。所以基于这样的立场,我们逐渐认识到,面对小卖部的问题不应该通过简单的否定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去达到一种灌输式的和谐,而应该尊重客观的现实,寻找一种共生的解决策略。工作室与小卖部的空间利益冲突本质上是空间的异质化使场所含义模糊不清。抛弃掉对于日常现实的彻底否定,我们选择借用一种来自当下生活的材料本身来介入空间,做一种融合。其实工作室和小卖部的关系就像啤酒和啤酒箱。我们购买啤酒,而他们用啤酒箱运输啤酒。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处在和谐共生的链条上。啤酒箱本身作为建筑材料的同时作为一种关系的隐喻来创造一个新的场所感。通过对小卖部面向工作室入口的三个立面设置具功能性的墙体来围合出一个小场所。这三面墙并没有完全包裹住小卖部老旧的立面,而是和老墙有所互动,有所渗透,所以新的墙体呈现一种介入的姿态,更像一个装置。墙上的开洞变为座椅与采光的通道。通过这种策略化的设计,我们希望这个新的场所可以成为两种不同空间属性的调和剂。对于小卖部来说,堆叠的啤酒箱带来的是一种非常熟悉并不陌生的日常环境感觉,从心理上,甚至会认为这就是每天运货的啤酒箱堆叠的多了一些而已。对于工作室来说,啤酒箱可以构建一个非常纯粹干净的空间,可以有效掩盖之前混乱的状态。在此,啤酒箱既是日常用品,又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材料,在这两种意义的不断转化中,由其所构建的空间获得了一种自主性。
方案概念
构造与施工,对建构的思考啤酒箱本身是非常适合作为建筑单元来进行构建的材料。易得,价格低,易组装,可回收,轻质,结构强度大,这些要素充分满足了建造一个临时装置所需要面对的社会与环境的状态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问题也是应运而生的,由于之前并没有用啤酒箱搭建构造物的先例,我们必须自己设计结构,构造以及各种节点。
在构造的设计中我们力求一个原则,就是简洁低技低价。在具体设计墙体的形式之前,我们首先对啤酒箱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箱底卡口的工业化设计,两个啤酒箱可以横竖不同方向进行搭叠,这就解决了墙与墙之间的转角连接问题。由于啤酒箱本身结构强度很大,完全可以自承重。我们希望通过箍紧整排箱子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以达到剪力墙的结构效果。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一种两段式的结构系统被发展了出来。一面墙体分成上下两段。下段与新作的混凝土基台相连,起到柱子的结构作用。上段整体相当于洞口过梁的结构作用。上下段分层的优点首先是模数化施工,方便快捷,其次不同的长度,高度以及错动可以实现不同大小洞口的的效果。每段箱子最早希望只通过打钉进行连接,不希望有额外的结构构件进行支撑以体现纯粹的“材料即为结构的概念”。后来考虑到儿童的攀爬以及北京秋冬大风的因素在每横排插入两道钢筋拉紧固定。在竖向连接方面,由于发现酒箱底部四角有预留的洞口,正好满足PVC方形管材的尺寸,并且在外部不会被看到。我们用4根管材对整个贯通的竖排箱子进行固定。固定方式为打钉。这样,整个结构在横向和竖向都连成一个整体,最后再将处于立面的墙体和小卖部的屋顶进行连接,自支撑的一面墙体和工作室大门的顶部结构进行连接,整个构筑就完成了。整个项目的造价仅为不到两万元人民币,低于传统材料技术的费用
整体建构方案
单元模块化组装
组件连接方式
施工照片
由于采用单元式和模数化的材料以及简洁的构造方式,除了基座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整个构筑物的施工只用了4个工人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而历了北京秋冬大风的考验,整个结构没有丝毫的问题。预计这个设计将会使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来拆除会一样方便。拆下的啤酒箱仍然可以回收到食品零售市场继续使用,不产生任何建筑废料。
短短的时间,小的构筑物已经成了小卖部和工作室的标志和招牌。当有人找不到工作室位置的时候,大家都会说看到啤酒箱就到了。对于小卖部的老板,由于设计给小卖部的门口预留了一个放东西的空间,他再也没有将杂物放到工作室的门口。春天我们在啤酒箱里种上各种植物,让绿色爬满整个墙壁。夏天我们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下棋。冬天白雪覆盖在酒箱上形成一幅美景。这个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馈赠了我们新的多彩的生活。
建成照片
如果有一种叙事的边界,空间就能依赖情感,依赖关系,依赖物件,依赖想象。我们的肉身就不会被物理的空间桎梏,我们可以重构自我。本文作者为PRO+普罗建筑合作主持建筑师常可荷兰注册建筑师
照片部分来自摄影师孙海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