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
夏天喝啤酒的人竟然越来越少了。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这个夏天怎么过
还有冰啤不能少
夏天的关键词是高温、酷暑,同时还是撸串、小龙虾、炸鸡的最佳季节。日头越来越长,温度越来越高,想象一下,在摆脱了日常繁琐工作的夜晚,在既有燥热又有微风的马路边,看着欧冠,和三五朋友坐在一起“哈啤酒”(请用青岛口音)是件多么爽快的事儿。
在社交平台中,哪个啤酒品牌最受欢迎?
———
要知道,啤酒作为继水和茶之后的第三大饮料,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市场消费基础。而自二十世纪传入中国后,中国啤酒业更是逐步成长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分品牌来看,国产啤酒青岛、燕京、华润等是我们最常选择的品牌,而随着百威、嘉士伯、朝日等外国品牌的进入,也逐渐在中国消费者的心智占有一定地位。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根据数字品牌榜收录中国市场上的啤酒品牌价值表现排行显示,在社交平台中,哈啤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高的,青岛啤酒紧随其后,排位第3的则是全球的啤酒霸主百威。
啤酒品牌的地理势力分布
———
在数据整理中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常选择的啤酒品牌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华润雪花在全国范围“全面开花”,青岛啤酒强势占据山东等地市场,百威在湖北、江西、福建地区展开战役……
■数据来源:酒业家、国金证券研究所、腾讯信息可视化实验室
所以,你还以为自己在夜宵摊上、KTV里,蹦迪场中点的啤酒就是你自己的选择吗?不,这其实是各大啤酒品牌明争暗斗后的结果。
但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在全国市场都吃的开、拥有几乎覆盖全国上百间啤酒厂的华润雪花,为何品牌价值排行却并不靠前?
为了佐证这一想法,我们又整理了年啤酒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数据以及各品牌同期的心智占有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华润雪花的市占率与其在消费者的心智情况反差很大,且即便目前来看,这一情况仍没有得到改善。
下图为年5月22日啤酒行业各品牌的心智占有率数据,不难发现,这两年哈啤、青岛均逆流而上,将百威甩后,而华润,用户心智反而下降了5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究其原因,我们得先从啤酒行业近20年来的发展情况来捋一捋。
中国啤酒行业血泪史
———
我们先来大致的看下中国啤酒品牌的发展历程:
-年
春秋初期,诸侯并起,各大国产啤酒品牌相继建厂。
-年
春秋五霸形成。(华润啤酒、百威英博、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五霸格局逐渐形成)
-年
战国割据,行业整合白热化
至今
整合末期,由“量增”的诉求改向“利升”转变。
那么这里的“血泪史”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啤酒产业曾迎来一段艰难的发展时期。自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6万千升的顶点之后,啤酒产量就开始见顶回落。至年,啤酒产量跌至.5万千升。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而啤酒产业在消费市场的下滑,可以大致总结3个原因:
1)由于我国啤酒产品单调、可选择性差,且低端啤酒仍是消费主力;
2)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替代性饮品的推陈出新,都让消费者觉得传统啤酒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3)人口结构上移。对于啤酒,年纪太小的不让喝,年纪大的不想喝,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直接导致了年纪小的越生越少,年纪大的人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国产啤酒难喝,且当初喝这类啤酒的中年人已经开始老去、开始养生。而年轻一代人,对于啤酒的古板印象还停留在像“马尿”一样的口感,也因此更青睐于像鸡尾酒这样既能装逼又好喝的酒饮。
当一个行业退无可退时,就会逼着行业想法前进,通常,人们这称为产业拐点。于是,年啤酒行业的拐点到来。有数据显示,年,国产啤酒累计产量.2万千升,同比增长0.5%。而啤酒产业的利好,也是各品牌发力抢占年轻市场的良好效果反馈。
年轻化的品牌建设
———
它们是怎么做的?
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不能忽视这一代人都是“手机癌”晚期患者。在此背景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兴趣社交来促进消费,而如何让年轻人可以快速种草自己的啤酒产品,品牌或许需要尽可能的通过互联网来让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