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从传统的“巨无霸”流水线逐步转型为柔性生产“轻骑兵”的智能化柔性生产变革,到满足个性化定制商业模式,再到生态链数字共生平台建设。根本上看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打造了“数字生态领导力”,发挥了强大的“软件力量”。
数字化转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种结果,目标的设定,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目标达成的结果,是传统时代所没有的,只有数字化时代才成立;第二,目标是引领性的,目标达成的过程,就是转型过程;第三,目标是纲领性的,是充分条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其它举措,都是为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是必要条件。
在《就绪》一书中,我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战略目标,分别是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以数据领导力为抓手的生态模式、以及拥有强大的软件力量。三大目标相辅相成,其设立和实施,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底层逻辑。
有人会问,不同的企业,其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数字化基础不同、转型所要面临的具体挑战及问题也不尽相同,《就绪》中提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大目标,是否适用于不同的企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同企业的差异性并不妨碍这三大目标的适用性,差别只在具体的实施手段和落地措施上。
今天,我们来用青岛啤酒数字化转型的案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就绪三大目标的设立,是青岛啤酒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青岛啤酒有着年酿造历史,在全国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是中国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六的酿酒企业。
第一大目标: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青岛啤酒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青岛啤酒打造了支持私人订制的智慧工厂,支撑私人定制的是智慧工厂,一条智慧生产线可以承载不同瓶型、不同品类、不同客户的订单,完成灌装、智能分拣、装箱、入库,最后准确发送到定制客户手中,环环相扣,完成“小瓶化、多频次、多品种”。青岛啤酒的定制服务逐步转向个性化、多元化,为了确保“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目标落地,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也相继完成,青岛啤酒厂每年生产多个品种,生产线品种转换非常频繁,小品种多频次成为生产常态,按传统办法每次仅包装切换就需要10至分钟不等,青岛啤酒引入模块化贴标机等‘高配’设备,结合产线管理系统,品种切换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除了智能化包装生产线以外,青岛啤酒还实施了生产线智能管理系统,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供应、订单生产、仓库发运和产品追溯全供应链的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将传统的“巨无霸”流水线,逐步转型为柔性生产的“轻骑兵”。青岛啤酒的工业互联网改造工作,都是围绕“以用户为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来开展的。不仅如此,青岛啤酒还进一步通过与消费者、经销商的连接数据,推动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目前,青岛啤酒已经能够精确分析未来40天后某个市场某个产品的需求量,从而调配全国60多个工厂的条生产线以及近万个销售终端,实现按照用户需求快速优化生产和精准营销。
第二大目标,以数字领导力为抓手的生态模式。青岛啤酒通过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国首个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正在逐步形成数字领导力,成为一个平台型的数字生态链链主企业,生态链上的啤酒花、粮食企业、商超餐饮以及其他上下游生态企业都连接到由青岛啤酒所主导的数字化平台,从产品升级、模式转型、平台转型三个方面进行共建,解决啤酒行业一直存在的产业结构老化、上下游企业小而散等一系列痛点。作为链主,不断通过建链、延链、强链和补链,放大平台的产业链生态赋能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同步发展,形成一个赋能生态的“数字共生”平台,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势必也会越来越大。
第三大目标,拥有强大的软件力量。传统产业里,信息技术所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而在数字化企业里,软件力量成为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产业链的整合,端到端的数字化驱动,与新商业平台的连接,都离不开软件开发和运营,离不开强大的软件生产能力,没有软件能力,再美好的转型梦想,再完善的转型规划,最终都是空中楼阁。青岛啤酒年产亿瓶啤酒,每分钟大约4万瓶,瓶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