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国家及地区纷纷带领团队及当地特产走进中国。开幕式之后,各国领导人共同巡馆,行至捷克馆时,捷克泽曼总统不仅即兴用捷克产钢琴演奏一曲,还邀请*要品尝了著名的捷克啤酒——百得福啤酒。在充满东欧独特风情的捷克,总统先生为何选择用一款啤酒来款待贵宾,展现“捷克味道”?这款啤酒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百得福还有一个更加深入人心的名字:百威
百威(Budweis,捷克语?eskéBudějovice)是捷克南部与奥地利交界地带的一座城市,是南部波西米亚地区的*治与经济中心。正如大名鼎鼎的皮尔森啤酒产自捷克的皮尔森市(Pilsen)一样,当地产的啤酒也被冠名为百威啤酒(Budweiser)
捷克百威与美国百威相隔万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可谓是老大哥与小老弟打着官司成长着。
“Budweis”小镇的啤酒酿造史要从年说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家酿酒厂所在地,所以这里的啤酒被称为“国王的啤酒”。有意思的是,美国百威在宣传过程中曾用过“啤酒的国王”为宣传语。
19世纪下半叶,“Budweis”小镇酿造了一款可口的啤酒,名为百威,因品质优良,捷克百威很快便扩散到了整个欧洲。随后,大洋彼岸的西进运动悄然而至,捷克百威的地位开始动荡。
就在此时,一位在美国的德裔商人AdolphusBusch在岳父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了anheuser-busch公司,为了借用著名啤酒产地budweis的名气吸引欧洲移民,将自己公司出产的酒定名为“budweiser”。
美国百威在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老大哥捷克百威却困境重重,例如在商标的注册上就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百得福和美国百威啤酒的商标之争始于年,至今都没有解决。。尽管如此,安霍泽-布什的名声早已对捷克百德威啤酒厂构成了威胁。
从年首次官司起,两方便开始了漫长的商标战争,各种官司打遍了欧洲各个国家。
年,双发便达成了基本协议,规定Anheuser-Busch在北美可以使用“Budweiser”商标。
但当时捷克百威完全低估了美国百威的实力,因为它的扩展速度实在太快。
在年和年,双方再次签订了协议,规定Anheuser-Busch公司可以在欧洲之外使用“Budweiser”商标,而在欧洲之内则是捷克的两家百威酒厂使用。
随后,美国百威的扩展势头走向全世界,随着各种官司的落败,捷克百威的使用范围在逐渐缩小。
年代,欧盟法官认为两种啤酒风格截然不同,商标不会造成混淆。
而到了年,加入世界第一大啤酒InBev(英博)之后,美国百威真正在欧洲立足下来,品牌得到了大幅度推广,而捷克百威的命名权几乎只在捷克境内了,在捷克内,美国百威必须改名为Bud,是百威的缩写。
近年来,美国百威陆续获得在欧洲11个国家的“budweiser”商标使用权,而捷克百威则在德、奥、法等国收获了胜利战场。目前百得福的产权百分之百属于国家,并将继续维持这一格局。因为一旦这家工厂私有化了,那么美国百威会立即下手收购这家公司。况且百威早在年就已经宣布过这个意向。这场啤酒大战势必还会进行下去。
所以你更喜欢哪一个百威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