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一
贴标机操作一般有三个员工,一名主操主要负责设备操作与调试,两名副操,一名负责现场卫生与标纸的添加,另一名负责贴标质量检验。负责贴标质量检验的员工要求在岗期间要专注的检验,将不符合标准的酒挑拣出来,不能从事手工补标的工作,可是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违章的现象。
2
案例二
糖化生产啤酒花添加,工艺要求分三次添加,每次添加前将酒花添加到添加罐内,时间越短越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员工将啤酒花一次性加入到添加罐内。
以上案例在主观上可能有以下几种心理:
1.质量意识不高。有些员工的质量意识不高,认为啤酒瓶上缺少个颈标不会影响啤酒的质量,殊不知如果啤酒的生产日期是喷在颈标上,如果颈标缺失没有及时挑拣出,可能造成生产日期缺失,这样就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该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生产日期。第八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给予行*处罚。至于啤酒花没有按照工艺要求添加则会影响啤酒的口味和新鲜度。
2.麻痹心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生产较为稳定,有些员工的思想和意识就会自觉地松懈下来,不按规定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习惯性违章。
3.麻木心理。个别员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情减退,工作应付了事。
4.从众心理。一些员工自我控制力不够强,看到其他同事这样做“既省力,又没事”,还没有被追究和处罚,把违章当做经验,盲目的学习、运用,渐渐的将错误的操作当成了正确的做法,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岗位培训不到位。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特别是同一岗位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者刚招聘的新员工按照老师傅的方法进行操作时。
2.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细则或者岗位操作说明书没有规定对于细节上违反操作的相应处罚办法,员工没有收到制度的约束。
3.制度的执行碍于人情。有制度约束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门领导或职能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但是考虑到平时关系不错,又没有发生质量事故,没有按照制度进行考核,时间长了就造成了习惯性违章。
质量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形势下,企业只有依靠质量取胜才是长久之计。
订阅咨询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联系人尤贺
电子邮箱beer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