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多多药师
杨唯
近年来,中国?尿酸?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各国多项研究发现尿酸升高是肾脏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导致肾损害的风险可能高于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肾损害不仅限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同时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据统计,我国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0%,与糖尿病患病率相当,而且在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20%以上,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痛风等密切相关,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临床上高尿酸血症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受损。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防止高尿酸血症首先要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肉汤、大部分鱼类、贝类、*豆、啤酒等,高尿酸血症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同时应适当运动。其次要注意多饮水,碱化尿液,将尿的酸碱度维持在PH6.5-6.9范围内。另外尽量少饮用含乙醇和含糖的饮料。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值(6.0mg/dl),减少其对肾脏的损害。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部分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若发生急性痛风,首先是要迅速解决炎症导致的疼痛,使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其效果往往取决于何时给药。如果在刚刚发作时立即给药,症状很快会消失;如果48小时内没有给药,则要2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见效。一旦有效,在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尽快停药,以避免镇痛药物引起的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目标是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6.0mg/dl以内,可应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和苯溴马隆。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吸收、利用、分布、排泄都发生变化,并且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应用多种药物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用药应根据其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并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同时还需考虑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其他脏器损害情况等因素,加强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以下是几种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可作参考: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血尿酸水平是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在调整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应每2-5周测定1次,达标后(血尿酸<6.0mg/dl),需要每6个月测定1次。患者在检查血尿酸时应注意,抽血前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即在检查前晚11点以后禁食。提高对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关系的认知,有利于减少尿酸性肾损害的发生。积极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参考文献:
[1]医学综述年5月第20卷第10期MedicalRecapitulate,May.,Vol.20,No.10
[2]中国?尿酸?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3]中国药学会系列期刊《现代药物与临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