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已过,啤酒的销售旺季即将结束,啤酒企业也纷纷交出上半年的成绩单。
有四大啤酒品牌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华润啤酒(.HK)、百威亚太(.HK)在今年上半年日子滋润,但是反观重庆啤酒(.SH)、燕京啤酒(.SZ),短期却面临“挫折”。
虽然业绩表现大相径庭,但是在产品涨价的考量上,啤酒企业却如出一辙。
“悲欢并不相通”华润啤酒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额.3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8%,公司股东应占溢利42.91亿元,同比增长.4%。
华润啤酒表示,增长主要源于出让部分地块所收取的初始补偿收益,约17.55亿元。
此外,银柿财经记者从华润啤酒方面了解到,“华润啤酒业绩能够快速增长的原因还包括旗下次高端、高端产品的增长超出预期。”
长期以高端产品为主线的百威亚太的业绩在今年上半年也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34.77亿美元,较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03亿美元,较上年的1.85亿美元实现明显增长。
相较于上述两家公司亮眼的业绩,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略显暗淡,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7.12%。同时,从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燕京啤酒也未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在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归母净利润5.12亿元,但是在今年上半年仅有2.88亿元,近乎腰斩。
有啤酒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燕京啤酒目前是顺从高端化趋势布局高端产品,但是整体市场范围覆盖小,导致体量、利润等综合实力较弱,相较其他品牌有掉队的现象。”
无独有偶,旗下拥有多款网红品牌的重庆啤酒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调整后数据下滑3.34%。
“重庆啤酒Q2业绩略低于预期,Q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销售费用率提升以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广发证券研报表示,“公司基地市场多分布在西部地区,乌苏全国化的大单品运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前期仍需一定费用支持品牌的宣传和销售团队的扩张,导致公司短期业绩承压。”
据了解,这也是嘉士伯中国与重庆啤酒合并后的第一份半年报。年12月,重庆啤酒大股东嘉士伯完成了重庆啤酒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把嘉士伯在中国控制的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从年起,重庆啤酒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
对于今年上半年啤酒公司的表现,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以百威亚太与燕京啤酒为例给记者进行对比。
在肖竹青看来,“百威亚太是市场导向流派,以培育市场为目的,敢于短期盈亏,进行前置性市场投入,所以百威亚太在中高端啤酒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以燕京啤酒为代表的财务管控导向型企业,为完成财务管控指标,依据回款销售收入决策市场投入。这样的管控模式市场决策效率低,中高端品类市场投入保守,缺乏培育中长期中高端品牌的长远规划。”
他表示,“燕京啤酒目前最大的压力是面临高端啤酒品牌百威亚太、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挤压。”
提价风渐起虽然业绩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在涨价问题上,啤酒企业却“默契十足”。
今年4月份,百威亚太打响啤酒涨价第一枪。
百威亚太在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由于大麦、包装材料等原材料成本上行,自4月起旗下产品根据当地的通胀水平而提价,但不同品牌的具体涨幅不同。
据悉,百威亚太本轮涨价涉及多个档次品牌,包括百威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核心和实惠品牌。
时至8月,华润啤酒透露,年以来部分原材料及包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包装材料涨幅较大。
光大证券研报透露,“华润啤酒初步判断对成本端大概有4%~5%的影响。”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因部分包装材料价格已提前锁定,影响可控,但年下半年华润雪花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成本的压力有所增加,预计全年所受影响为8亿元至9亿元。
为应对成本端压力,华润雪花计划在未来2个月至3个月内对旗下一主要单品进行全国性提价,但仍会保持高端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有媒体报道,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近段时间的业绩说明会上坦言,“作为应对成本上涨的方式之一,重庆啤酒已在做提价的工作。此次涨价涉及不同区域、不同产品,提价幅度和操作方式也要视具体市场情况而定。”
“其实,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可能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明显,原材料只是诱发企业涨价的原因之一。”有不愿具名的啤酒从业者告诉记者,“从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百威、青岛在局部市场已经开始不止一次地提价,提价符合企业高端化的战略,也有助于利润指标的实现。”
从上述四家啤酒企业的销售数据也可发现,中高端档位啤酒现在成为啤酒企业主要的盈利产品。
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中高档产品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9.88%,普通产品同比下滑0.78%;重庆啤酒经济档产品营业收入只同比增长4.43%,而价格在6元至9元的主流产品以及价格在10元以上的高档产品分别同比增长17.44%、62.29%。
百威亚太称,“在中国市场上,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线增长强劲,今年上半年销量、收入及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均按年录得双位数增长。”
有酒水流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啤酒行业已进入产品结构调整的节点,尤其是在消费升级之后,中高端的啤酒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消费品。现阶段的调价与以往的单一涨价并不相同,啤酒企业通过提价、提质的方式,实现产品高端化的升级。”
精酿或成下一战场高端化成为啤酒企业拉高业绩的法宝,高端化的布局也在驶向新的赛道——精酿啤酒领域。
目前百威亚太,喜力、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都在布局自己的精酿啤酒市场。
早在年,百威亚太就收购了国内精酿啤酒头部品牌“拳击猫”,用于探索开拓中国市场;华润啤酒在近期推出了自家高端精酿啤酒品牌;餐饮巨头“海底捞”也跨界成立独立事业部用于精酿啤酒的研发销售。
此外还有拿到融资的精酿品牌,如“怂人胆”年获得百万级的天使轮融资,今年7月获得六神磊磊的个人投资;熊猫精酿从年至年获得四轮融资,其投资方包括挑战者资本、天图投资等。
“资本青睐精酿啤酒,最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年轻人对于精酿的追捧。这些大型酒厂以及餐饮企业对于精酿啤酒的布局,也使自己的产品呈现出多元化、年轻化的特征,同时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可谓一举多得。”某精酿啤酒从业者告诉记者,“由于精酿啤酒原材料相对价格较高,酿造酒厂多以百吨小型酒厂为主,因此酿造成本较高,资本介入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提高整体质量,对于精酿啤酒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暗光精酿合伙人任江伟向记者表示,“大型酒厂进入精酿行业的现象较多,对整体产品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善。资本会更倾向于有实体销售场景的厂牌,比如京A、拳击猫等,单纯精酿厂家,资本很少介入。”
在任江伟看来,现在国内精酿水平还停留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就像星巴克培养了一大批喝咖啡的人群,现在咖啡行业逐步走入精品咖啡的阶段,也许未来3~5年,精酿行业会迎来百花齐放。”
“目前国内精酿处于遍地开花的状态,主要以小型酒厂以及自酿啤酒吧为主,这就意味着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国家目前对于小型作坊以及自酿啤酒吧的相关*策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酿啤酒行业的规范与良性发展。”上述精酿从业者告诉记者,“未来精酿市场应该会呈现出以几个头部品牌为主,各省市同时又有自己当地特色的精酿啤酒的格局,比如杭州有桂花精酿、四川有花椒啤酒等。”
“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嘉士伯、百威亚太等都已涉足精酿啤酒,这是未来啤酒行业高端化的必经之路。”啤酒行业专家方刚告诉记者,“目前精酿行业处于一个很松散的状态,精酿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行业鱼龙混杂,导致自称精酿啤酒的卖家可能过多,消费者也不容易辨别真正的精酿啤酒,所以行业需要规范,以及进行消费者教育。”
IPO观察
上周“8过7”中亦科技暂缓,本周华兰疫苗等9家上会
华北制药断供布洛芬,收国家集采首张罚单,同批中标降糖药又将如何?
《天目全球抗疫排行榜》第二期发布中国稳居第一总分突破90分
点击在看,让银柿财经被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